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余秋里传》读后感VIP免费

《余秋里传》读后感_第1页
1/3
《余秋里传》读后感_第2页
2/3
《余秋里传》读后感_第3页
3/3
《余秋里传》读后感日前第五届中国传记文学奖在北京颁奖。董保存主笔的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里传》榜上有名。这是一部由组织出面组织写作的正传,一般说来,这种传记的政治色彩较浓,往往会存在着“言而无文,行之不远”的问题。很难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喜爱,因而也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找来读完这本,我感到,此书在官方修史和读者欣赏间似乎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既有宏大的时代背景的铺陈,也有对鲜为人知的细节的雕刻,既写出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裹挟向前的历史必然,也充分展现了传主的个性色彩和个人魅力。《余秋里传》用史记笔法,着力刻画了传主波澜壮阔而富有传奇的一生。用看似朴素实际很有张力的语言,把这种传奇写得绘声绘色。大家都知道余秋里是我军著名的独臂将军,但并不知道他是如何断臂的。他是如何拖着断臂走完长征路的。作者正是抓住“断臂”这个点,写出了一连串的传奇故事。在红二、六方面军西征路上的得章坝战斗中,时任十八团政治委员的余秋里看见对面山坡上敌人正瞄准自己所在的地方,情急之中,他推了团长成钧(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空军副司令员)一把,自己的左臂被子弹击穿,骨头打碎了。当时没有条件做手术,拖着断臂开始了艰难的长征,过金沙江时,还掉进了江中。爬雪山,过草地,无时无刻不被疼痛折磨着。直到部队到达甘肃,在战斗中缴获了一批药品和医疗器械,余秋里才接受了截肢手术,这时距离他受伤已经192天了。由于缴获的麻药,没有注明剂量,胳膊锯掉后,他却迟迟不能醒来,直到7个小时以后,他才睁开眼睛。失去左臂的他说的第一句话是:“这一觉睡得真香啊。”抗日战争时期,他与失去右臂的贺炳炎将军一起,组建一二〇师三支队,号称“一把手”部队。驰骋冀中平原,令敌人闻风丧胆。贺龙元帅曾经说过,“他们两个人都只有一只胳膊,刚来冀中时没几个人,可是他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个队伍来。这个队伍打得很硬嘛。敌人一听见‘一把手’的队伍,第1页共3页离老远就吓得溜掉了。”这两位独臂将军,领服装时,手套只领一副,你用一只,我用一只。上衣也时常换着穿。余秋里的右边袖子磨坏了,贺炳炎的左边袖子磨坏了,两个人一调换,“这不都是好的嘛”。两人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情同手足,创造了军政干部合作的典范……余秋里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仅仅写出他的传奇色彩是远远不够的,何况又是官修正传。因而,在这本传记中,作者浓墨重彩写出了余秋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和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解决部队的战斗力问题,他敏锐地发现和着力推动了“以诉苦和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被称为“一个伟大的创造”。新中国成立以后,余秋里的革命生涯跨越多个领域,在每个领域都写下了壮丽辉煌的篇章。1958年毛泽东点将,余秋里出任石油部长,这对一位军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余秋里勇敢地挑起了这个担子,和石油战线的干部、工人、科技人员一起顶风雪抗严寒,发起中国石油大会战,叫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为共和国抱了个“大金娃娃”。他培育出了“铁人精神”“三老四严”作风,让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上底气十足地向世界宣布:“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石油,不论在数量或者品种方面,基本都可以自给了。”“文革”中,他白天被揪斗,晚上回办公室进行生产的指挥调度,在极其困难的局面下,努力协助周恩来总理处理各地发生的重大紧急问题,千方百计地维持生产建设。在当时大的政治背景下,他的努力虽然很难扭转局面,但对减轻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影响和冲击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离开军队24年后,邓小平点将,余秋里重披戎装,担任原总政治部主任。虽然已经接近职业生涯的尾声,但他丝毫没有懈怠之意。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兴起的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为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促进军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百万大裁军、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工作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第2页共3页《余秋里传》中的人物形象,既是高大的也是平凡的,既是叱咤风云的也是冷静隐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余秋里传》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