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2页新都项目市调及项目前期策划一新都概况1.概况新都区位于成都市北郊,居“天府之国”川西平原腹地。新都区是成都市科技·文化·旅游卫星城。2004年经建设部批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市新都区分区规划(2004—2020年)》中被确定为成都市北部新城,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是成都市城北副中心,承担成都市机械、电子、食品、生物制药、旅游和物流基地的功能。新都镇、新繁镇均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2.行政区划新都区辖2个街道(大丰、三河)、11个镇(新都、新繁、新民、清流、龙桥、马家、泰兴、木兰、军屯、石板滩、斑竹园)。区人民政府驻地新都镇。3.人口状况2006年统计全区人口63.6万人,人口增长6000人左右,预计现人口为65万人左右。城区人口约17.6万人。4.交通状况公路:新都区公路密度居全省之最,拥有完善、快捷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成绵高速公路是四川省最大两座城市之间的运输大动脉。城第2页共42页第1页共4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2页南高速贯通川西、川中,成德大件路承担着主要的货运流量,是一条快速便捷的经济通道,也是成都市最繁忙的一条公路;川陕公路(国道108线)一直是成都北上出川的重要线路;成彭公路和建设中的成彭高速公路拉动了新都区西部片区的发展,沿线是全国第三、西部第一的中国西部家具产业带;区境内则以新石公路为干线,横贯东西,形成了覆盖全区各镇的二级公路网;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三环路将上述主要公路连接起来形成蛛网结构,从新都区出发能很快抵达成都市任何一个重要出口。由蜀龙路坐公交车,直达成都市区仅30分钟;电子路(新都城区新干线)新都城区环线公路;北新干线,未来地铁1号线路直通成都主城。铁路:新都区的铁路运输优势在成都市首屈一指。成都主要的4条铁路中就有宝成线、成渝线和达成线3条从新都区过境,车站多,运距短,方便快捷。第3页共42页第2页共4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2页成都东站,西南最大的货运编组中心站,距新都城区16km天回车站,西南最大的物资储运中心站,距新都城区8km新都车站,新都城西,设有石油专用线和粮油专用线成都外北站,成达铁路二级货运编组站,距新都城区9km5.自然地理新都区主要为平原地貌,平均海拔490米,相对高差6米,平均坡度2‰;地质构造简单,地层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新都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绝对最高气温35.5℃,绝对最低气温-5.4℃。年平均相对湿度81.5%,无霜期271天,日照100天。主导风向为北东,平均风速0.99米/秒,最大风速14米/秒。多年平均降水量911.7mm。6.人文自然资源新都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西蜀第一湖”之称的升庵桂湖,有享誉中外的千年古刹宝光寺,特别是近年来新建的桂湖公园,面积200多亩,园内亭台第4页共42页第3页共4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42页楼谢,碧桂丹荷,水阔天空,泛舟湖上,令人心旷神怡。每年到新都的游客近300万人次。其中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3万余人次。此外,还有许多潜在的旅游资源,龙桥野生动物养殖场、泥巴沱和白鹤岛风景区,植被完好,林木葱茏,蝉鸣鹊噪,风光旖旎,极具开发前景。7.远景规划围绕“经营城市”,建设现代化成都市北部新城。新都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城市向东发展、形成新城区"的发展战略。新城区的主要功能为行政办公、教育、商业、金融和生活居住,与老城区形成"一城双中心、东西两片区"的城市格局。新都区的城市建设者们将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有效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和非土地资源,把新都区建设成现代化、都市化的绿色生态城区,使之担当起成都市城北副中心的重要职能。坚持“工业强区”,壮大卫星城工业区。新都区历来是成都市的工业重镇。作为其工业经济的龙头,成都市新都卫星城工业区成立于1992年,是四川省省级重点开发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