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车库消防隐患分析与对策现代车库消防隐患分析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汽车拥有量急剧上升,据统计,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预计到20xx年将达到2000万辆。随之汽车库、停车场也纷纷拔地而起。20xx年100至500个泊位的中、大型车库占33%,较20xx年增长63%;600个泊位以上的超大型车库占3%。及时增加的汽车库解决了不少停车难问题,但它的消防安全管理同样带来了不少问题。一、汽车库主要的可燃物是汽车,多以中小型车为主。汽车库火灾时的特点如下:1.火灾类型多、难于扑救汽车库火灾不同于单一物质火灾,其本身集可燃固体物质(A)类火灾(如座椅和内饰物等)和可燃液体物质(B)类火灾(如燃油)于一身,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还存在着压缩气体(C)类火灾危险,兼有可燃液体贮油箱受热膨胀爆炸燃烧的特点。这一特点使汽车库有别于其他用途的建筑物火灾。2.燃烧速度快,小火可酿大灾现今汽车内部的装饰物大量采用合成材料,主要是以聚氨酯类为主,其火灾蔓延速度快,燃烧中释放出大量的热和有毒烟气,特别是当汽油、柴油参与燃烧反应时,现场条件将更加恶劣。因汽车库内的汽车停放横向间距一般仅为500mm~800mm,在火灾中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极易造成大面积火场的失控状态,并直接威胁建筑物本身的安全。3.通风排烟难对汽车库来讲,尤其是地下多层汽车库的建筑结构造成平时不能仅靠自然风力进行通风排烟,需要安装防排烟消防系统。目前消防排烟系统的工作要求是在烟气温度达280℃时即停止工作。一旦汽车库发生火灾,可燃液体燃烧会使火场温度远远超过280℃,防排烟设备即会停止工作,此时仅能依靠自然排烟方式和临时架设排烟设施来排烟。4.灭火救援难在地下汽车库发生火灾时,其产生的高温有毒气体和浓烟的流动状态是复杂和随机不定的,造成能见度急剧下降,这对快速准确地确定起火点和判定火灾规模极为不利。另因空间的情况对无线对讲系统的干扰和遮蔽,都会造成灭火救援行动的延误。为了进一步了解汽车库火灾的隐患,提出一些消除隐患的思路对策,现针对某汽车库(含修车库)进行了调查,该汽车库平时可容纳汽车200余辆,其防火分类为Ⅱ类。二、汽车库存在的消防隐患1.汽车库建造位置不合理笔者在了解该汽车库建造位置时发现所属该汽车库的修车库西侧坐落着一座实验教学楼,该实验教学楼主要进行化学、电气等实验,其中有存放甲、乙、丙、丁、戊类物品的库房,在南面与其贴邻的是某汽车大队的办公及宿舍区,人员流动较大。而在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防火规范)中第4.1.4条明确规定:Ⅰ类修车库应单独建造;Ⅱ、Ⅲ、Ⅳ类修车可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的首层或与其贴邻建造,但不得与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明火作业的车间或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病房楼及人员密集的公共活动场所组合或贴邻建造。由此看来一旦汽车库发生火灾很有可能蔓延至实验教学楼和宿舍区,那么后果将十分严重。2.汽车库内部不符合防火要求的部位较多2.1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指出当汽车库与其他建筑物贴邻时,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而该汽车库东西侧并未设置防火墙。防火墙是划分防火分区的固定防火分隔物,既是控制火灾蔓延,又保证了人员的安全疏散;2.2该汽车库在正面只有一个大门,但是防火规范第6.0.1条里要求汽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6.0.2中规定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第6.0.6条中规定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少于两个,个别情况除外。此目的在于进行双向疏散,一旦一个出口被大火封死,另一个出口还可以进行疏散。笔者发现该汽车库在正面只有一个大门,而修车库也只有一个开向汽车库的门。设想发生火灾后,为防止汽车引发爆炸,在可能情况下会疏导出汽车,那么人员疏散就会受到影响,严重威胁到人员生命安全。在建筑物里涉及到安全疏散问题时,规范中会更加强制执行;3.必须设置的消防设施不齐备3.1目前,汽车库配套的建筑消防设施是以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水喷淋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主,有些场所还采用了前10min的泡沫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