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上学期玉溪一中2013届历史必修Ⅰ期中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说明:—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请将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2.下列西周分封制表述正确的是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受封诸侯绝对服从周王,无独立性通过分封扩大了周人的势力范围通过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A.B.C.D.A.城的出现B.大规模祭祀活动的举行C.王的产生D.贫富分化的加剧4.“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关于这项制度说法错误的是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B.“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C.历代官僚体制虽有所变化,但都以维护王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D.“法令出一”意思是说,皇帝的决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意见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强化中央机构D.统一文字6.西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设御史大夫B.建立中朝,削弱相权C.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D.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8.隋唐时期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A.形成“中朝”决策机构B.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度C.实行行省制度D.任用布衣为相9.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10.某学生在研究浙江地方史时收集到含有“江浙行省”文字的资料。你认为该资料最早应该出现在A.唐朝B.南宋C.元朝11.曾在我国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A.元朝B.宋朝C.唐朝D.明朝12.关于明朝内阁制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明朝内阁制度的正式形成是在明成祖时期B.内阁是一个决策机构,掌握军政大权C.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一个表现D.它的设立是废丞相后处理政务的需要13.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B.八股取士的实施C.厂卫机构的设立D.严酷的文字狱“改土归流”政策,“归流”是指15.下列有关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是英国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②中国的禁烟运动是导致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③在战争中,中国军民进行了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④战争以清政府的屈服求和告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6.以下关于《南京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C.割让香港岛给英国D.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7.台湾人民发布檄文,抗议示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誓与台湾共存亡。这种悲壮情景发生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中法新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A.三元里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反割台斗争D.义和团运动19.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20.“高举爱国旗帜,弘扬民族精神”是当今社会文化建设的核心。如果你要再现图一人物的事迹,你应该找的素材是:A.平壤战役B.黄海战役C.威海卫战役D.辽东战役21.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2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根本原因是:A.国民政府表示抗战B.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推动C.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矛盾的激化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帮助23.图二是最近发现的“八路军办事处”胸章。请你判断:这一胸章出现在A.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24.辛亥革命的最重要的成果是A.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统治25.一位历史学家在一篇研究近代中国史的论文中,描述某一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一方面是争回我国在山东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请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