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帝王公案谈对联对联,又有楹联、桃符、对子等名称。逢年过节时许多人家都会在自家的门框上贴上大红的对联,为节日平添欢乐吉祥的气氛。在古代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帝王君主都曾与对联发生关系。而其中最富浪漫声名的当数明洪武帝朱元璋和清乾隆帝弘历了。据传说公元一三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为显示新王朝的繁荣景象,太平盛世,这年春节,他传谕旨,每家门上必须张贴春联一副。旨令下达后,朱元璋便率领群臣出巡,检视各家贴对联情况。此时金陵城内店铺大都已经贴出对联,条条街道红彤彤一片,再加上满街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后来,当他来到城门口一家阉猪户的门口,没看见贴出对联,便命手下人将主人叫出来,当面讯问他为什么没贴对联。阉猪户回答说,因为他家人都目不识丁,更不会写对联了,而大年将近,各家都很忙,也没来及叫人替写,而正在发愁,哪知皇帝就前来查看,真是罪过。旁边有官员介绍说这家姓苗,祖宗三代以阉猪为业,手艺很好,也很有人缘,可就是没出一个识字的。朱元璋得知这一情况,原谅了他的过错,并提笔为阉猪户写下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横披:“祖传技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艺”。没过多久,皇帝为苗家写对联的消息不胫而走,远近人们争相前来参观,于是苗家的生意更加兴旺起来,成为南京城里有名大屠户。朱元璋一副对联,就使苗家生意兴隆,可见名人广告的巨大魅力。无独有偶,清代乾隆皇帝喜欢微服私访,查看民情。一日一个身材高大、面貌清秀的美少年走到一家皮靴店,看到这家店里靴子质量上乘,可生意冷清,显得有些死气。于是便叫随从拿来笔墨纸砚,挥笔写就一副长联:“大鎯头小锤子打出穷鬼去,粗麻绳细皮线捆进财神来”。横披:“越做越好”。写完,交给店家,告诉他将对联裱起来,挂在店口,很快就会有很多顾客临门的。说完这人就走了。店家半信半疑地按来人的指示照办了。结果,没出几天,门前挤满了人,都说是为观看对联而来,还有些人买了他的靴子。有人告诉他,那对联是乾隆皇帝的御笔。这时店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天的美少年就是当今皇上,赶忙跪在地上向北叩头。这家皮靴店有了皇帝的手书墨宝作广告,生意真是“越做越好”。另外。像北京的“六必居”、天津的“狗不理”等许多传统老字号,据说也都曾和皇家发生关系,不一而足,因为众所周知,且不赘述。★头插草标说辛酸草标,实际就是一绺稻草。而在中国古代如果有人将一绺稻草竖直插在头上,站在集市的某个角落,就表明他(或她)将要被作为商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品像牲畜一样出卖。今天有谁还会记得草标呢?殊不知这小小草标,阅尽人间几多辛酸故事。古时候贫苦人家,每逢饥荒年月,为了活口,往往在自己孩子的头上插上草标,送到集市出卖,甚至有时父母也和自己的孩子一样插上草标出卖。而人口贩子看到插有草标的人,就会将之买下,转运到别地,男子卖作苦力,女的就卖作妓女、奴婢或童养媳,有的还会被转手卖给二道贩子,从中渔利的是人口贩子,而这些穷苦人家的子女却要受尽非人的虐待。明朝王象春“竹枝词”《济南百咏》中《鬻女》词就满含悲痛心情写道:“委巷低门立小鬟,青衫竖草惨愁颜。惯收瘦马临清客,鬒法成云又卖还。”作者又加小注:“济城民贫,素有鬻女之俗。……排门竖草,靦面求售。临清客子每至,则鲜衣盛从,一人而收罗数百,畜以射利……”原来,明朝时济南一带老百姓普遍贫困,经常会将自己的儿女出卖。多的时候,在城门口排起长队,人人头上插着草标作为标识,苦苦乞求过往的人们买下他们。而临清的商人(也就是人口贩子),穿着鲜艳的服装,带着众多的随从,一人会买上数百,带回去先收养起来,等待出售营利。草标,俨然成为人口买卖中的最鲜明的“广告”标志!清代时,这样的事情也很普遍。清人蒯德模在他的《带耕堂遗诗》卷五《仆女吟》里更对人口买卖进行控诉:“生南赁作佣,生女卖作仆。作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