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孝德[摘要]对幼儿进行孝德教育,必须继承与弘扬传统孝德的精华,其主要内容包括:孝养教育,孝敬教育,感恩教育等。加强幼儿的孝德教育,父母必须树立现代孝德教育观念;培养幼儿的孝德情感;为孩子树立孝敬父母的榜样;为孩子提供孝德实践机会,强化孝德体验。[关键词]孝德;家庭;道德教育;基础孝德是人类以调节父母与子女关系为核心内容的家庭伦理,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品行,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伦常道德和行为规范,是现代人的美德和家庭文明的应有之义。因而,加强幼儿孝德教育,对于提高幼儿家庭道德教育实效性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一、提高幼儿家庭道德教育首先,孝德教育是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起点,是幼儿一切道德行为的发端与前提。孝德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人性的一种本能体现。人与父母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亲情,这种亲情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一生下来,均不能免于父母之怀,血缘关系和父母的养育使孩子对父母产生真诚、自然、强烈的敬爱之情。孩子对父母的这种感情是其对哺育自己生命的人的感情,这是人的本性,是良知、良能的表现。“父子之道,天性也。”(《孝经·圣治章》)每个子女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都抹杀不掉与父母间的这种天然的关系。因此,孝德教育有着良好的自然基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人类最根本、最淳朴的关系,是幼儿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道德基石。其次,孝德教育是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父母、兄弟姐妹是幼儿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处理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逐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教育幼儿如何善待自己,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以适应社会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另一方面,孝德活动是幼儿家庭德育的主要活动。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在幼儿园学习度过的时光外,家庭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场所。有人统计幼儿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大约占其成长的一半时间以上,由于幼儿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比与其他人相处的时间要长,这就决定了孝德活动在幼儿家庭德育的主导地位。再次,孝德教育的方法是幼儿家庭道德教育最基本的方式。孝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幼儿日常生活的教养,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身教自然形成的,具有养成性。这种方法不仅符合幼儿品德发展的规律,而且也是幼儿接受家庭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幼儿的品德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提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必须遵循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规律。人从出生之日起最初接触到的人际关系是与自己父母的关系,然后才有其他人际关系的产生。父母是自己的生命之所出、是养育自己的人,所以要培养起对他人对祖国的敬爱应该由最亲近的人开始、由最简单易行的事情做起,这是符合循序渐进的品德发展规律的。同时,由于孝亲教育的养成性过程是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进行的,因而容易被幼儿接受,有利于促使他们道德自律的形成。最后,孝德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作用力持久,影响深远。未成年时期是一个人形成品德的关键时期,品德形成的可塑性最大,既可以学好,也可以学坏,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与作用,因而,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孝德教育,教育效果会最佳。另一方面,由于孝德是幼儿人性的底色,因而幼儿孝德教育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具有导向作用,未成年时期的孝德教育力量将决定他们今后人生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幼儿接受良好的孝德教育,形成善的伦理品质将为他们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二、以榜样为楷模,滋养孝心1.名人指引:寻找名人的孝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总统,是因为从小受到华盛顿的影响,是母亲在他12岁时给他讲述了华盛顿的故事,使他立志要当一位政治家。可见。名人榜样教育能唤起孩子心灵的共鸣,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在教育实践中,师生可以共同收集古今中外历代尽孝行孝的典范:如舜用自己的孝心感化了毫无理由就嫌弃他的后母,党的好干部孔繁森跪地向老母亲辞行等事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播放,使孩子直观地感知孝敬的名人榜样,激发对他们的学习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