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侧翻的无锡官方微博无锡官微转发一条博文引发次生舆情人民看点新媒体发布时间:10-1413:15人民看点官方账号日前,无锡先后发生高架桥侧翻、小吃店爆炸两起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在各方力量参与救援的同时,无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无锡发布”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方式也引起了各方关注和讨论。10月10日18时10分许,江苏无锡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无锡发布”直到事发后近12小才发出情况通报。官方渠道的信息发布走在其他媒体信息披露后,错过信息发布最佳时间,丧失主动和解释权。10月13日上午11时许,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新杨路一小吃店发生燃气爆炸,共造成9人死亡,10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无锡发布”滚动通报相关信息,与之前高架桥侧翻事故相比,发声相对及时,得到舆论肯定。但13日晚转载东林论坛的一篇文章《在重大事故面前,我们该做的是关爱与理性!》,让舆情再次发酵。文章称“比事故原因、调查结果飞得更快的是各种敲锣打鼓似的视频传播,是弹眼落睛的网络谣言,是朋友圈里你来我往、似真似假的揣测、别处新闻的嫁接,是自媒体假慈悲博眼球式的祈祷⋯⋯在官方通报到来之前,网络见证了一拨面对重大事故的自嗨,悲情的意味很少。”“无锡发布”随后删除了该条微博。连续发生重大事故,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但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首先应该调查清楚事故的来龙去脉,并把它们一五一十、毫无遗漏地告诉公众。此时更应该多介绍政府在救援工作上做了哪些工作,将要做哪些工作,以及对事故的善后处理,情绪疏导等工作,这也是公众最想知道的,这些内容的及时发布体现了政务新媒体的专业性。相比之下,官方自媒体在此时强调其他有转移注意力、推卸责任之嫌。在互联网时代,舆论应对与引导工作不能再秉持监管思维。舆情发生之后批判网民、教育网民只能让自己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这违背了舆情处置的基本原则。舆论聚焦之下,官方发声应更加审慎,当前需专注于通报各项工作进展,回应舆论核心关切,传递负责态度,避免节外生枝。10月13日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论:无锡何时变无事,不再让人唏嘘?答案已给出:自查自纠、排除隐患,彻底杜绝各领域盲区漏点。截至发稿,无锡已迅速开展全市安全领域隐患地毯式大排查大整治。市长黄钦强调,要深刻汲取事故血的教训,以铁的决心铁的手段铁的纪律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确保隐患整治“零漏洞”、安全责任“零缺位”、安全问题“零容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运行。无锡官方:重大事故前偏有人制造“表叔”惑众博眼球life身边事发布时间:10-1321:2410月10日晚发生的312国道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的消息牵动无数人的心。事故发生后,江苏省、无锡市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全力开展事故救援处置工作。事故现场的各种视频、照片,让我们心里受到莫大触动,大家为受困人员祈祷,时刻关注着事态进展。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比事故原因、调查结果飞得更快的是各种敲锣打鼓似的视频传播,是弹眼落睛的网络谣言,是朋友圈里你来我往、似真似假的揣测、别处新闻的嫁接,是自媒体假慈悲博眼球式的祈祷⋯⋯在官方通报到来之前,网络见证了一拨面对重大事故的自嗨,悲情的意味很少。在重大事故或灾难面前,我们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我们该做的、我们能做的,是在真相出来之前保持克制和理性,不转发、不乱发各种不知出处、不明所以、道听途说的画面和文字,扰乱视听会带来真相的被掩埋、被覆盖,增加网民的恐慌和臆想,给救援带来压力和负能。在重大事故或灾难面前,我们需要有判断力、辨别力不盲从、不信谣、不传谣。在塌桥事件发生后不久,朋友圈里流传的一组所谓“据事故调查介绍”的数据,明明事故调查组才刚刚到达现场,明明是2012年哈尔滨塌桥事故的数据,看上去是那么言之凿凿,却经不起细微推想;大家都在关注前线救援、心系人员安危之时,偏偏有人为博眼球造谣惑众,让大家关注前方人员戴的一块手表,以为又可以制造一个“表叔”出来,却不曾想网络并不是2/7法外之地⋯⋯发布谣言三人成虎,会带来扭曲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