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11月月考试题地理(含答案)选择题下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读后回答1~2题。1.该地区C.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2.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A.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C.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右图为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6题。3.若图中甲为高气压中心,则A.甲为夏威夷高压B.乙为印度低压C.丙为亚洲高压D.丁为阿留申低压4.2006年2月4日,我国西北地区的东部、华北地区受强降温和暴雪的影响造成部分列车晚点或停止运行。该天气现象可能是()A.由甲天气系统造成B.由乙天气系统造成C.由丙天气系统造成D.由丁天气系统造成5.若图中甲为低气压中心且位于北纬30°附近时,则A.南极科考最佳时间B.东北平原上农民正在播种小麦C.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受到西风带控制多雨D.华北平原的耕地返盐6.若丁为高压中心,则A.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灾害的发生B.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台风频率的大小C.在它的一部分(脊)的控制下天气多雨炎热D.它强大时我国东部地区吹偏北风7.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8.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A.秋季、春季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9.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图1—1若表示东半球某日光照图,其中曲线为晨线,回答10~13题。10.如图1—1,此刻北京时间为()A.9点B.9点20分C.8点D.21点20分11.此刻西半球赤道上的白昼范围是()A.20°W一160°EB.110°W一20°WC.160°E一110°WD.180°一110°W12.有关甲点此日的说法,正确的是()A.昼长为4小时B.16时日落C.出现白夜现象D.正午太阳高度为全年最小值图1—11是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13.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A.甲B.乙C丙D.丁14.在剖面图①②③④四点中,属于MN、XY的交点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5.如果该地形图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那么甲、乙、丙、丁四点中降水量最少的是()A.甲且LC.丙D.丁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16~18题。16.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A.从西南流向东北B.从东北流向西南C.从北流向南D.从南流向北17.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B.坡度较平缓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18.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以来,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于2007年6月15日9时开始,7月3日8时正式结束。据此回答19~20题。19.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大,有利于冲沙减淤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20.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⑤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全球气候变暖是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其后果影响到诸多领域。分析完成21~23小题。21.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是A.保护森林,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