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范文之“中学预防毒品教育研究”课题3月总结“中学预防毒品教育研究”课题3月总结毒品危害的严峻,从公安部门最近的数据能够看出2003年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到达103万人其中74%吸用海洛因,同比上升了11%。在吸毒人员总数中,35岁以下的青青年占到72.2%以上。青青年吸毒及毒品犯罪呈现出以下特点:1、吸毒人员增长幅度大。2、文化水平和素养水平低下的人员吸毒的越来越多。3、无正常职业的青青年吸毒者增长幅度大。4、女性青青年吸毒的人数在增加。5、学校出现了个别学生悄然吸毒的事件。6、吸毒品种日益多样化和严峻化。7、群体性吸毒及参与贩毒增多。8、随着毒品市场的扩大,吸毒有由城市向农村浸透的趋向。9、毒品犯罪中以贩毒为最多。10、贩毒手段更狡猾,隐蔽性更强。青青年涉毒咨询题增多有多方面的缘故:一是目前毒品泛滥的大环境未能得到有效操纵。据报导,去年我国警方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9.39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6.37万名,缴获海洛因9535公斤、鸦片905公斤、冰毒5827公斤,以及易制毒化学品72吨。一些毒品贩子利用青青年的好奇心理,采取多种手段诱惑青青年上钩,致使染上毒瘾,难以戒断,有些被送进劳教所劳教。据北京某劳教所统计,吸毒的成因,38%是好奇,12%是受亲友妨碍,26%是精神空虚、追逐时髦,24%是被诱惑上钩。二是社会、学校正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不够,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力。毒品对青青年的诱惑力是相当大的。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往往采取在饮料、啤酒中放置冰毒或摇头丸的手段诱惑青青年上钩。加上娱乐场所治理混乱,易为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薄弱,社区工作开展极不平衡,一些单亲家庭的子女得不到亲情的关爱,因此造成青青年涉毒咨询题愈演愈烈。三是受毒品暴利诱惑,毒品犯罪分子猖獗。我国已处于毒品的四面包围之中。国内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与境外贩毒分子勾结,致使毒品犯罪呈现职业化、扩展化、武装化、国际化的趋势。毒品滥用多样化和制贩吸毒一体化,加大了禁毒工作的难度。如广东警方破获贩运冰毒一年竟达五吨之多,可见毒品犯罪何等猖狂。毒品犯罪分子的手段之一,是利用一些社会经历少、区分才能差的青青年为他们走私贩运毒品,以他们年龄小,处于无刑事责任和只承担相对刑事责任及减轻刑事责任的年龄段,能够逃脱罪行为诱因,诱惑他们参与犯罪活动。如此一来,一些青青年不仅仅本人成为毒品犯罪的受害者,同时也成为了毒品犯罪的“害人者”。针对目前严峻的情势,应该用以下对策来处理:第一、加强对青青年毒品犯罪的预防工作。目前需要建立全社会的毒品咨询题预防和操纵体系。应依照青青年可塑性强的特点,在教育和引导上下功夫。第二、注重对吸毒人员的思想矫治。戒毒专家韩济生教授认为,吸毒的严峻性在于“一旦吸毒,终身想毒”。据调查统计,我国接受过戒毒的吸毒人员,对毒品的复吸率高达90%以上,这估计与戒毒工作中轻视或放弃思想矫治手段有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第三、进一步研究禁毒宣传的社会效果,完善社会教育体系。第四、青青年毒品犯罪的防治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除应加大打击力度,杜绝毒源外,还须有综合治理和配套的系统措施。本学期在“中学预防毒品教育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较大进展。现将本阶段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1)进展了禁毒宣传画展览,用15副卡通人物的禁毒宣传海报,向同学们宣传了禁毒知识和法规。展览期间,同学们收益非常多,纷纷表示理解了毒品的危害,将会坚决抵抗毒品。(2)在周四学校班团活动课中,由各班主任授课,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宣传青青年预防毒品知识,教育青青年掌握回绝毒品、远离毒品的方法。主要教育内容:1、明白毒品的概念,能识别常见毒品名称。2、进一步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3、明白吸毒是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都要遭到法律的惩办。4、学会一些回绝毒品的方法,能够保护本人不受毒品的损害。(3)由校团委组织学生禁毒志愿者赴让长社区开展禁毒宣传,利用社区单位现有资源营建禁毒社会气氛,加强全民禁毒认识,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拒毒禁毒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