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一中高2012届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选修Ⅰ(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本套试题共分Ⅰ、Ⅱ两卷。其中,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要求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直接在试卷上作答。(2)本套试卷的考试时间为90分钟。(3)请各位考生认真填写自己的有关信息。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0小题,每小题1分,共8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梭伦改革为雅典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的道路,其影响和意义不可小视。梭伦改革发生于A.公元前5世纪后期B.公元前6世纪初期C.公元前5世纪初期D.公元前6世纪后期2.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发动暴动,企图在雅典建立僭主政治。在下列各项对僭主政治的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A.僭主政治指的是不合法的政权篡夺者的统治B.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统治C.僭主政治就是封建专制统治D.僭主政治必须是个人独裁统治3.在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中,有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并根据等级的高低授予相应官职的规定。这项改革措施的重要意义在于: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缘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②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愿望和要求③促进了雅典奴隶制国家的发展④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③4.公元前594年某天的一个清晨,在雅典的中心广场上聚集了大量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工商业奴隶主,他们正在兴奋而焦急地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新上任的梭伦执政官将在中心广场宣布一项重要的法律。根据你对雅典历史的了解,你认为梭伦将宣布的重要法律会是A.遗嘱法B.财产等级制度C.“解负令”D.建立“四百人会议”5.梭伦改革后,民众法庭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A.从各等级公民中抽签产生B.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C.由各等级公民轮流担任D.由首席执政官指任6.“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是梭伦的诗句,它反映出改革者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A.中立、不偏不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7.《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造成“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的主要是A.重农抑商、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统一度量衡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按军功授爵8.(2007年上海高考题)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9.《楚策一》中记载了纵横家苏秦对楚威王说:“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下列能够体现苏秦观点的是:①秦国最初是从“戎狄”分化出来的②公元前771年,在周平王东迁中,秦因护驾有功而成为诸侯③秦国形成的尚武精神④打败魏国,迫使其求和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③④10.“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旧贵族的立场②正确提出了君臣关系③实质上是反对改革变法④强调了以法治国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11.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守旧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商鞅的悲惨结局向我们诉说了A.只有牺牲改革者才能换取社会和历史的进步B.改革者的结局都注定是悲剧C.改革必须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否则不会成功D.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甚至会流血牺牲12.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作用的是A.“燔诗书而明法令”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C.“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D.“为田开阡陌封疆”1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实行均田制。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A.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B.政府手中有大量的无主荒地C.孝文帝是一位杰出的改革家D.改变鲜卑族不善农耕的习俗14.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完整的一部古代农书。它介绍了黄河流域地区谷物、蔬菜、果树、林木等的栽培方法,也介绍了家畜、家禽、鱼类的饲养方法,保存了许多当时农牧业生产的经验。通过这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