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完好)篇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材料大全(完满版)《纲要》复习题大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材料大全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根本消费构造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构造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2、四次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中国人民族认识觉悟开场普遍觉悟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最先喊出“救亡“口号。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究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公布,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年失败。失败的根本缘故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换言之,缺乏先进的阶级的领导。日慈《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根底和骨干力量:阶级根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年后,华兴会(黄兴在长沙组建),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成立。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焦点: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阵地:陈独秀(旗手)、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是主要阵地。3、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民主和科学:民主(德先生)主要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赛先生)主要指自然科学,倡导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4、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5、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妨碍:推进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6、五四运动迸发的直截了当导火索:巴黎和会和中国的外交失败。7、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1919年5月4日至6月3日前,学生为主题,中心在北京;6月3日后到6月下旬,工人阶级为主力,中心在上海。8、中国旧民主主义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五四运动。9、中国最早比拟全面地介绍马克思学说的文章:1919年11月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0骨干、一部分原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11、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1920年3121314、中国第一个地点党组织:上海小组,1920年15无政府主义的论战。161920年11月李中主持成立的上海机器工会。17;北京《劳动者》;广州《劳动音》。18、认为公产房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19、中国共产党一大:年23日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20、中国共产党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通过的大会宣言中,强调了一大提出的最高纲领,首分清了敌我。21、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年8月成立,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总工会的前身)。22、香港海员罢工:1922年1月发生。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与帝国主义权力进展有组织的比赛。23、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