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农业发展中合作金融的作用关键词:合作金融;农村金融;农业发展提要。本文对合作金融在新疆农村地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因素和症结所在,进而提出合作金融在新疆农村地区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可行性建议,探讨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一、合作金融在新疆地区发展现状(一)新疆地区合作金融机构现状。目前,在新疆地区,主要存在的合作金融机构为农信社和农村合作银行。为推动农信社改革与发展,2006年7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成为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新疆农村信用社主要经营人民币存款、贷款以及各种资金结算、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为全疆各族人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各类金融服务。2008年末,新疆农村信用社在全疆14个地州(市)设有合作银行、县(市)联社83家。20XX年又新增了214个农村金融服务乡镇,服务网点达1,003个,实现了乡镇全覆盖。截至20XX年6月末,各项贷款余额621.74亿元,较年初增加182.63亿元,增幅41.59%,同比增加194.02亿元。农业贷款余额378.06亿元,较年初增加163.24亿元,增幅75.8%,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21.44亿元,20XX年1~6月份新增贷款的94%投向了农业。新疆农村信用社通过进一步加大信贷投入力度,调整信贷结构,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在创新信贷支农服务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二)合作金融支持新疆地区农业发展实证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2000~20XX年农业生产总值由487.2亿元增至1,297.62亿元,增长了2.6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618.1元提升到4,005元,增长了2.47倍。在新疆新农村建设中,金融业发挥着重要的资金支持和产业导向功能,合作金融组织形式——农信社更是重中之重。20XX年末,全疆全年各项农业贷款309.8亿元,其中农信社农业贷款204.4亿元,占总量的64.6%,从全疆农业生产总值第1页共5页与信用社贷款量的变化趋势来看,新疆农业总产值随着新疆农信社信贷投入的增加而增长,二者的变动趋势相同,说明农信社信贷资金的投放量与农业总产值存在密切的正相关。下面从实证角度来分析新疆农信社信贷资金投入对农业总产值的拉动作用。1、建立回归模型。新疆农业总产值与农信社贷款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如下:lny=c(1)+c(2)×lnx其中。y为农业总产值;x为农信社农业贷款;c(1)、c(2)为参数。由有关统计资料得知,2000~2008年新疆农业总产值即农信社农业贷款资料,如表1所示。(表1)将上述相关数据取对数,并输入计量经济软件eviews中,其结果如下:lny=4.183481599+0.5980002146×lnxr2=0.905892调整后r2=0.8924482、回归结果分析。从回归结果可知,农信社农业贷款的系数为0.598,说明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对农业总产值的弹性系数较大,说明农信社贷款对农业总产值的拉动作用较强。可决系数r2为0.905892,说明农业生产总值(y)可由农信社贷款量(x)解释的可信度为90.59%,回归方程拟合较好;t检验值为8.208688,大于5%显著水平时的t分布临界值2.093,说明方程中的估计量在5%显著水平上可以通过t检验,回归方程总体是可靠的。从回归方程可看出,农信社贷款对农业总产出的弹性系数为0.598,这说明农信社贷款每增加1个百分点,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约0.598个百分点。二、当前新疆地区合作金融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不顺,法人治理边缘化。虽然2006年以来新疆农信社不断加大改革力度,但这种改革往往都是政府行政力量的结果。这就造成各级农信社产权关系不明晰,定位不明,社员权利与义务不对称,并未形成独立的产权,也没有与农信社建立起稳定的利益制约机制,所谓民主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第2页共5页话,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股金额度低,股权结构单一分散不固定,不利于筹集管理股金,绝大部分资本仍然处于所有者虚置的状况。产权内容不明确与产权结构不合理使得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金融风险化解、经营管理改善以及相应扶持政策等,缺乏坚实的制度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用社发展。(二)农信社为社员服务的范围非常有限,信贷创新缺乏。由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