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多种灾害事故时有发生。但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本文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各方面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有效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对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瓦斯爆炸原因防治措施0引言在我国的能源工业中,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70%左右,预计到2050年还将占50%以上。因此,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当前,国家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煤尘爆炸、火灾、透水、顶板冒落、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中毒、窒息等多种灾害事故时有发生。从每年的事故统计中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我国目前国有重点煤矿大多数属于瓦斯矿井,其中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占全国矿井总数的44%。因此,预防、控制瓦斯爆炸事故,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瓦斯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有利措施,有效防治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瓦斯的爆炸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①瓦斯浓度。当空气中的瓦斯浓度达到5%~16%时,就达到爆炸浓度,也称爆炸界限。在瓦斯浓度低于5%时,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瓦斯较少,不能形成能量积聚,因此不会爆炸。浓度在5%~9.5%时,瓦斯威力逐渐增强;在浓度为9.5%时,因空气中的全部瓦斯和氧气都能参加反应,所以这时的爆炸威力最强。②一定的引火温度。点燃瓦斯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引火温度。在空气中瓦斯的引火温度是650~750℃。明火、煤炭自燃、电气火花、炽热的金属表面、爆破等都能引起瓦斯爆炸。③氧气的浓度。氧气的作用是助燃,当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超过12%时,瓦斯就能爆炸,这是最容易获得的条件,因为在正常通风风流中氧气的浓度通常大于20%。1煤矿常见的瓦斯爆炸的原因1.1装备不足、管理不落实矿井安全装备配置不足,“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未得到完全落实。很多煤矿发生的特大瓦斯事故都没有装备瓦斯抽放系统或抽放系统不能有效运行,监控系统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另外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管理上存在缺陷造成某些作业人员的违章失职。1.2企业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文化素质较低据有关数据分析,大部分煤矿的瓦斯爆炸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的违章操作造成的,并且绝大多数瓦斯事故都是由于“三违”引起的。煤矿的很多职工文化程度低,没有经过正式安全培训就下井,常常采用师带徒的方式参与采掘等作业,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不懂通风安全管理和操作规程,思想麻痹,违章作业,冒险蛮干现象严重。1.3瓦斯积聚的存在瓦斯积聚是指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2%的现象。瓦斯积聚是造成瓦斯爆炸的根本原因。造成瓦斯积聚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矿井主通风机供风能力不足或通风系统不合理造成矿井缺风;掘进工作面或其它需单独供风的巷道,因局部通风机、风筒原因使得瓦斯积聚;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采空区瓦斯积聚;巷道变形、调节风门故障等造成通风不良。1.4引爆火源的现象存在在个别煤矿中,引爆火源的问题仍然存在。如有的矿井仍有明电、明火下井,井下电气设备存在失爆的现象,甚至有的电工不懂技术或不负责任的,在拆除或损坏了防爆密闭圈,造成了失爆。煤矿井下引爆瓦斯的火源主要有: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2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2.1优化通风网络及通风系统,防止瓦斯积聚合理可靠的通风系统是防止瓦斯事故和控制灾害扩大的重要措施,瓦斯防治工程与采掘工程,必须同时设计,超前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风路畅通,每个掘进工作面必须有合理的进风和回风路线,避免形成串联通风。另外在采煤过程中,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容易积聚瓦斯,应及时有效地处理该区域积聚的瓦斯。处理的方法有:挂风障引流法、风筒导风法、移动泵站抽放法、尾巷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