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论文篇一:预算会计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发展趋势探讨序号:10姓名:许忠海学号:13220155班级:6班摘要: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在这一大环境里,不得不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而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作为一个特殊的市场经济体,它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与完善,不仅决定了自身的财务管理和经营工作的绩效,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走向,最终干扰正常的社会经济秋序。因此,加强对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发展趋势探讨是很有必要的。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收付实现制预算一、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征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征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以营利为目的,更注重社会效益。非营利组织是社会公益性服务组织,主要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实现社会使命,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对组织的评价不能以利润指标衡量,应该更注重宏观的社会利益。2、以政府拨款和捐款收入为主,兼有经营性收入。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按性质划分,大体包括四个部分:(1)财政拨款,包括:来自中心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拨款和项目经费;(2)社会捐赠,包括个人、社会、企业的捐款;(3)服务收费,包括:会员缴费;(4)经营性收入,非营利组织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组织目标,维持组织自身的持续发展,在使命的约束下可以开展一定的经营性业务以获取收入,但以不损坏组织公益形象为前提。二、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存在的问题1、会计业务质量水平不高。国家对统一的会计管理有规范要求,对具体的各行各业的会计也有具体管理办法。从实践结果看,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质量有强有弱,凡涉及经济核算领域的会计核算管理均有较高的核算水平,并已向国际规范衔接或靠拢。但在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管理和监督上,还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会计核算工作岗位在该组织中的地位不高,以及行政或组织领导的思想意识有偏差造成。这些组织一般是重行政、重组织业务活动、轻经济核算,甚至没有经济核算这个概念。经济运作的效果好坏,与具体有关领导人或经办人员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因此,在这一领域里的会计人才在使用、发展及其被重视情况也远不如纯经济领域里的核算单位。2、政策、管理理念和模式处在不稳定期。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已经冲破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但在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经济管理和资金运作的理念上,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按经济规律使用政府性资金,还没有进入实质运作阶段。资金定性和收支管理模式还处在不断变化、波动性发展过程。例如:财政对预算内预算外、行政性、事业性附加、基金、资金等各类资金性质的界定都还处在变化、修正过程中。税务、税目体系和理论的深层次问题没搞清楚,以致税务政策具有不确定性,在实践中遇到讲不清楚的问题,通常以税务征收的强制性解释说了算。3、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局限性。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有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及自收自支预算管理三种形式。目前,推行全额预算管理的非营利组织正在向差额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转化,差额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在向自收自支管理非营利组织转化,而有条件的自收自支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已逐步过渡到企业化管理。本人认为:现行非营利组织依然采用收付实现制已经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会导致信息失真和成本波动,在现行的实务中,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长期债务不预提利息,无形资产在确认时一次性摊销,使得不同会计期间的业务活动成本高低悬殊,不利于构建成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三、完善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发展(一)继续深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与预算会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各种活动为核算对象,如行政活动、权益活动、事业活动,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和工作绩效。预算会计则以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展开,即以政府的预算活动或称政府的法定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为核算对象。政府的预算活动只是政府各种活动的一个侧面虽然它贯穿于政府的行政活动、权益活动和事业活动,但是预算会计只能从属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当前我国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