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教学课件VIP免费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教学课件_第1页
1/28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教学课件_第2页
2/28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教学课件_第3页
3/28
温病的病因与病教件•温病基本概念及分类•温病病因探讨•发病机制解析•诊断方法与技巧分享•治疗策略与经验传承•预防调护措施推广目录温病定义与特点温病定义: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病情变化快:温病起病急骤,传变较快,病情较重,易于出现险恶证候。温病特点传染性:温病具有传染性,易于流行,常引起大范围的传播。季节性:温病多发生于春、夏、秋三季,尤以夏秋为多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温病分类方法及意义分类方法:温病按发病季节、地域、传染性和临床表现等特点可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两大类。01020304分类意义指导辨证论治:不同类型的温病有不同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和治则治法,分类有助于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判断预后转归:不同类型的温病有不同的预后转归,分类有助于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转归。历代医家对温病认识与贡献张仲景01《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吴鞠通02《温病条辨》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和三焦辨证体系,为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叶天士03在《温热论》中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和“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外感邪气暑热邪气暑热邪气多在夏季侵袭人体,其性炎热,易耗气伤津,常表现为高热、口渴、汗多、脉洪大等症状。风热邪气风热邪气是温病最常见的外感邪气之一,其性热,易伤津液,常表现为发热、口渴、汗出、脉浮数等症状。湿热邪气湿热邪气多由外感湿邪和热邪相合而成,其性粘滞,易阻遏气机,常表现为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胸闷脘痞、苔黄腻等症状。内伤七情情志不遂情志不遂可导致气机郁结,气血不畅,从而引发温病。常表现为胸闷胁痛、口苦咽干、脉弦等症状。忧思过度忧思过度可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受外邪。常表现为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脉弱等症状。饮食劳逸饮食不节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职,湿浊内生,从而引发温病。常表现为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劳逸过度劳逸过度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受外邪。常表现为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脉弱等症状。先天禀赋和后天失调先天禀赋不足先天禀赋不足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受外邪。常表现为发育迟缓、形体瘦弱、舌淡脉细等症状。后天失调后天失调包括饮食失调、情志失调、劳逸失调等,可导致机体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衡,从而引发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下的发病机制01020304卫分阶段气分阶段营分阶段血分阶段温邪犯表,卫气郁遏,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邪热入里,热势亢盛,表现为高热、口渴、汗出、脉洪大等。热邪深入营血,耗伤营阴,表现为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斑疹隐隐等。热邪深入血分,动血耗血,表现为高热神昏、吐血衄血、发斑等。三焦辨证体系下的发病机制010203上焦病变中焦病变下焦病变温邪犯肺,肺气失宣,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等。湿热蕴结脾胃,升降失常,表现为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呕吐等。湿热下注肝肾,耗伤阴液,表现为低热不退、腰膝酸软、耳聋等。脏腑经络相关理论在发病机制中应用肺与大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温病邪热犯肺,可影响大肠传导功能,出现便秘或腹泻等症状。温病邪热犯肝,可影响胆汁排泄功能,出现黄疸等症状。温病邪热犯心,可影响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出现小便短赤等症状。四诊合参在温病诊断中应用望诊问诊观察患者面色、舌苔、排泄物等,判断病邪性质及脏腑受累情况。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症状,分析病因、病机及传变规律。闻诊切诊听取患者声音、气味,了解病通过触摸患者脉搏、皮肤等,情轻重及气血运行状况。评估气血阴阳平衡及脏腑功能状态。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诊断思路梳理辨证求因根据四诊信息,分析病因、病机,明确证候类型。审证求治针对不同证候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案。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及时空背景,调整治疗方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在辅助诊断中价值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测指标有助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教学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