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大数据时代开展调查报告大数据产业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开展的“新风口”。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效劳业司司长陈伟近日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目前包括北京、上海、贵州等先行先试的地点大数据产业和应用开展已初见成效。工信部将出台促进大数据产业开展的推进打算,促进规划、标准、技术、产业、平安应用协同开展。其中,在标准化方面,正在研制的10项国家标准中,8项已完成草案。下一步将重点开展数据格式接口、开放共享等标准体系建立。“近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开展行动纲要》,为我国大数据开展进展了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工信部主要负责大数据产业开展以及应用示范相关工作。目前我们已支持和指导北京、上海、贵州、广州、陕西等地大数据产业和应用开展。”陈伟表示。他透露这些地点先行先试,主动探究,已初见成效。数据显示,XX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效劳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贵州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1437亿元,比上年增长60.6%。而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不久前发布的《XX年中国大数据开展调查报告》预测,XX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到达115.9亿元,增速达38%。今后随着应用效果的逐步显现,一些成功案例将产生示范效应,可能XX年至2018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还将维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不过,由于大数据产业和应用开展迅猛,亟需通过标准化的途径整合资源,固化现有成果,促进各方达成共识,构成统一的数据格式、接口、平安、开放等各类标准,为我国数据开放共享提供根底,为数据平安应用提供保障,促进数据买卖等新兴效劳方式标准开展。围绕大数据标准化,下一步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1.推进标准体系建立,推进数据格式接口、开放共享、数据质量、数据平安、大数据平台等重点标准研制2.加强标准验证和应用试点示范,建立标准符合性评估体系,推进标准对产业和应用的支撑作用事实上,在工信部和国标委的领导下,早在XX年12月2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数据标准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正式成立,统筹开展我国大数据标准化工作,大数据工作组组长由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梅宏院士担任。“目前,工作组包括了北京大学、阿里、华为、京东、国家信息中心等近150家申请单位,共同构成了大数据标准体系,正在研制的国家标准有10项,其中《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和《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参考模型》等8项国家标准已经完成草案,《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信息技术通用数据导入接口标准》等两项国家标准完成草案大纲。”陈伟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