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关爱村党组织书记促进农村发展稳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石,是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实现这一战略任务的根本保证,而处于村级组织领导核心的村党组织书记更是关键。真心关爱村党组织书记,不仅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落实三真,关爱基层”精神的重要体现。一、真心关爱村党组织书记的现实意义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村里的“一把手”,他们工作积极性高不高,责任心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是否到位。真心关爱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应有之义。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真心关爱村党组织书记,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要带领广大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地持续快速发展,村党组织书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年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土、电、水、煤、油等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加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来源单一的弱点进一步凸显。统计数据反映,*年虽然我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18.8亿元,比*年增长222.26%,但也有113个村出现了赤字,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一些村丧失了土地优势,集体收入迅速下滑;一些村面对复杂的形势,迷失了发展方向,感到无所适从,集体经济有滑坡的趋势;还有的村因为发展问题而引发了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模,提高集体资产运行的质量,迫切需要村党组织书记主观上有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也要求上级党组织重视村党组织书记的呼声和要求,理解、支持他第1页共11页们的工作。(二)真心关爱村党组织书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和谐是前提和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带来的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当前农村在征地、拆迁、养老保障等方面表现的矛盾相当突出,而矛盾的焦点往往最后都集中到村党组织书记身上,其个人的工作状况往往对一个村甚至周遍几个村的稳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区以往一些村兴衰的经历表明:一个好的村支书,可以凝聚人心、化解矛盾,迅速改变一个村的面貌;同样,一个能力平庸、不思进取,甚至违法乱纪的村支书,可以使一个村的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倒退几年甚至十几年。从某种角度看,真心关爱村党组织书记,稳住这支队伍,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就是抓住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根本,为农村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领导保证和组织保证。(三)真心关爱村党组织书记,是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前提。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作用,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条成功经验,当前正在开展的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群众满意,真正取得实效,必须调动广大农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牵头抓总、承上启下的作用。集中学习教育阶段结束后,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如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发展党员等制度,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关键也在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在相当一部分村特别是先进村、特色村的党员群众眼里,村党组织书记就是本村的“形象代表”,上级对书记重不重视、关不关心,就等于对农村工作、农村党员重不重视、关不关心。因此,真心关爱村党组织书记,可以团结广大农村党员,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二、当前农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生活状态及意见诉求由于现行体制和村级组织本身的工作特点等各种原因,与承担的工作压力相比,目前村党组织书记的政治、经济待遇相对偏低。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说,那就是“奔奔前头,拿拿零头,要吃苦头,没有奔头”。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2页共11页(一)工作环境较差。村党组织书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