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钻屑法ۥ试行技术规范精选 VIP免费

钻屑法ۥ试行技术规范精选 _第1页
1/4
钻屑法ۥ试行技术规范精选 _第2页
2/4
钻屑法ۥ试行技术规范精选 _第3页
3/4
钻屑法试行技术标准钻屑法(煤粉钻孔法)是通过在煤层中打小直径(41~50mm)钻孔,按照排出的煤粉量及变化规律以及有关动力效应鉴别冲击危险的一种方法。第一节冲击危险指标1、检测指标由煤粉量、深度和动力效应组成。煤粉是是每米钻孔长度所排出的煤粉的质量,单位为公斤。深度是从煤壁至所测煤粉量位置的钻孔长度,可折算成钻孔地点实际采高的倍数。动力效应是钻孔产生的卡钻、孔内冲击、煤粉粒度变化等现象。2、用钻粉率指数方法判别工作地点冲击地压危险性的指标,可参照表1的规定执行。在表1中所列的钻孔深度内,实际钻粉率到达相应的指标或出现钻杆卡死现象,可判所测工作地点有冲击地压危险。表1判别工作地点冲击地压危险性的钻粉率指数。钻孔深度/煤层厚度1.5~33钻粉率指数2~3ge;4每米实际钻粉量(Kg)注:钻粉率指数=每米正常钻粉量(Kg)正常钻粉量是在支承压力阻碍带范围以外测得的煤粉量,测定正常钻粉量时,钻孔数不应少于孔,并取各孔煤粉量的平均值。3、冲击危险指标由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组负责,以井田为单位按煤层分别测定并报矿务局批准。没有确定冲击危险前,由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组负责,按照实际经历,参考表1及附录,规定临时的冲击危险指标。4、冲击危险的指标由专人负责,评定结果由评定人通知有关部门。第二节施工方法1、钻孔时,应采纳专用钻架和钻杆导向装置,保证钻孔直径和方向。2、钻孔应布置在采高中部,平行于层面,垂直于煤壁。3、确定冲击危险最大的检测深度一般为3.5倍采高,在此范围内,如已确定冲击危险,可停顿探测。4、钻孔地点、孔距以及检测时间按施工目的测定。预测冲击危险的钻孔应在保证平安的情况下布置在按照揣测最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地点。建议按表2确定孔距和检测时间。孔距与间隔时间按所测地区预先评定的冲击危险等级和地质条件适当调整。表2建议的煤粉钻孔检测参数检测区类型重点检测范围孔距(m)检测间隔时间回采工作面及平行于工作面的巷道帮全长范围10~501~3个工作循环回采顺槽及垂直于工作面的巷道两帮回采工作面前方60m以内10~301~3个工作循环掘进巷道工作面全断面每孔10~20m21~3个工作循环掘进巷道两帮掘进工作面后60m以内10~30每周一次对严峻冲击危险区,可取表中推荐的下限值,对中等冲击危险区,可取表中推荐的上限值在地质构造变化带,按实际需要适当减小孔距、缩短检测间隔时间。5、检测工作应由专业队进展。6、检测时应记录钻孔时间、地点、深度、每米钻孔的排粉量、施工中的动力效应以及钻孔地点的消费地质条件,并绘制钻孔位置示意图。升井后,施工人员应立即填写钻屑法检测结果记录表,记录表要有专人负责存档备查。钻屑法检测结果记录表的表格见表3。表3钻屑法检测记录表检测时间钻孔编号检测地点采高钻进深度(m)煤粉量(Kg)其他指标钻进过程简述钻孔地点示意图冲击危险评定结果施工人员负责人签字钻屑法试行技术标准附录门头沟煤矿、龙凤矿、天池煤矿的冲击危险指标,见附表1~3。附表1门头沟煤矿二槽煤层冲击危险指标深度(采高的倍数)1.5~323煤粉量(Kg/m)4●5●●81625动力效应钻杆卡死注:●钻头直径42mm;●●钻头直径45mm。附表2龙凤矿冲击危险钻屑检测指标工程钻粉量(Kg/m)钻屑粒度备注峰值至煤壁间隔(m)>44~6>6大于3mm的组分等级Ⅰ<4<20Ⅱ3.5~5>6>30有煤爆和片帮现象打眼有时卡钻Ⅲ>5>30有冲击声卡钻现象严峻附表3天池煤矿冲击危险指标深度钻粉率指数冲击危险等级23(m)34(m)45(m)有冲击危险强中强弱>2>3>434无冲击危险<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钻屑法ۥ试行技术规范精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