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线、地方时课题名称晨昏线、地方时科目地理年级1(高一)适用班级平行班必修11单元(章)3课(节)教学时间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2.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3.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过程与方法:1.能在不同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2.能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地球上许多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的计算难点1.晨昏线的画法;2.时间的计算;三、教学过程预设环节名称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形式学生活动方式教学设计意图教师反思环节1昼夜变化1、引导学生区别昼夜现象和昼夜变化.2、周期:24小时(1太阳日)3、昼夜的分界线:晨昏线定义:晨昏线是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结合教材16页文字和图1.19分析晨昏线的特点。让学生学会看图,分析,归纳。学会简单的绘图。组成:晨线、昏线(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白昼变为黑夜的界线是昏线,从黑夜变为白昼的界线是晨线。)特点: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4)判读: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如下: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环节2时差【时差的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所以东部的地方时会早于西部的地方时。地方时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读图)读图1.20时区与国际日界线,完成下列问题:1、数一数有几个时区?2、每个时区东西跨几个经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分析问题、合作精神。经度与地方时的对应关系: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计算:找两地的经度差: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在东经或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和(和小于180°时),或经度差=180°—两经度和。(两经度和大于180°时)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H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要求点在已知点的东方,加地方时差;如要求点在已知点西方,则减地方时差。时区和区时划分目的:避免地度?3、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这个时间叫区时。你能看出中央经线与时区号的关系吗?4、图中的红色虚线就是180°经线吗?它代表什么?有什么作用?每个时区东西跨15个经度;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加一天。(读图)请同学们读图1.22中国领土跨越的时区,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东西跨球上无数个地方时给人们活动带来的不便。、国际标准: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15度,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度,合为一个时区。时区的计算:某地时区=所在经线度数/15度=整数....余数若余数小于7.5,即为整数时区.若余数大于7.5,即为(整数+1)时区.计时方法: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的区时。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则用“+”;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则用“-”(即东加西减)若求出的时间>24小时,则减24小时,日期加1天;若求出的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1天。哪几个时区?2、全国又是采用哪个时区的区时作为统一使用的时间的?主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