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书写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观察乙烯的结构模型,认识乙烯的结构特点,知道烯烃与烷烃在结构上的不同点。2.通过实验探究乙烯的性质,体会有机物分子结构对性质的影响,学习化学对有机物进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发展观察、多向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3.通过阅读、观看图片、查阅资料等,认识乙烯及其衍生物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学习重点】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的加成反应。【温馨提示】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自主学习】旧知回顾:什么是烃?烷烃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写出烷烃分子式组成通式。新知预习:阅读教材P66-68,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教材P68“实践活动”、网上查阅水果催熟的相关资料。2.写出C2H4的电子式、结构式,分子组成是否达到饱和?乙烯分子空间构型有何特点?3.乙烯与烷烃相比有何特征反应?【同步学习】情景导入:香蕉经销商的烦恼——熟透的香蕉很好吃,但是不方便运输。香蕉需要在快成熟的时候采摘、运输。那么,到达目的地时,如何使香蕉成熟?运输途中如何防止香蕉提前成熟呢?经销商常用“乙烯利”催熟香蕉,在运输过程中放一些浸透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在容器中防止香蕉提前成熟。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活动一:科学探究——石蜡油分解实验1.实验探究:完成教材P67“科学探究”,并将实验现象填在教材相应空格处。2.实验结论:(1)石蜡油分解产生了能使溶液和溶液的气态产物。(2)气态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实际上是的混合物。3.讨论交流:(1)上述实验中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上述实验应注意什么问题?(2)教材P66“思考与交流”。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活动二:认识乙烯分子结构特点1.交流:“新知预习2”。2.观察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对比C=C与C-C的键长(分别为1.33ⅹ10-10m、1.54ⅹ10-10米)、键能(分别为615kJ/mol、348kJ/mol)。3.归纳小结:(1)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乙烯分子中碳碳之间以键结合,其中有一个键,易。(2)乙烯分子是结构,分子中个C与个H处于,C-H、C=C之间的夹角为。对应练习1.丙烯可看作是乙烯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CH3取代的产物,则丙烯分子中最多有多少个原子共平面?活动三:探讨乙烯的性质1.交流:“新知预习3”。2.根据“石蜡油分解实验”归纳小结:(1)乙烯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密度。实验室常用法收集,而不用法收集。(2)乙烯的氧化反应①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与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之处为,其原因是。②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的现象是,说明乙烯能被。3.阅读教材P68,小结:(1)加成反应是指。(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CH2+H2――→催化剂△CH2=CH2+HClCH2=CH2+H2O――→催化剂加热、加压CH2=CH24.讨论交流:(1)“新知预习1”。(2)可用哪些方法鉴别乙烯与乙烷?(3)用什么方法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制氯乙烷较好的方法是什么?对应练习2.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B)A.CH3CH3B.CH3CHCl2C.CH3CH2OHD.CH3CH2Br对应练习3.由乙烯推测丙烯的性质不正确的是(D)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能在空气中燃烧C.能使溴水褪色D.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加成只能得到一种产物【反馈练习】1.下列关于乙烯的主要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燃料B.植物生长调节剂C.化工原料D.生产聚乙烯塑料的原料2.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C.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和乙烷分子中的碳碳单键相比较,双键的键能大,键长长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3.将29.5g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后,溴水增重7g,则混合气体中乙烯的体积分数是(D)A.75%B.50%C.30%D.25%4.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C)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