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目的1、生态系统的成分(D:应用)2、食物链和食物网(D:应用)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成分2、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难点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2、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概念3、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等概念教学用具有关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包含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大量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成分。这些组成成分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无机环境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物群落即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一)生态系统的成分依据代谢类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生态系统的成分分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课本P86,池塘生态系统图解生物只有从无机环境中摄取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物赖以生存的条件,主要包括阳光、热能、空气(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图中的Ⅰ指的是非生物的物质,主要包括空气(二氧化碳)、水分和无机盐等无机化合物以及腐殖质等。阳光是生态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热能维持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条件,是空气、水分和无机盐等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2、生产者生产者是能以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还有硫细菌、铁细菌、硝化细菌等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图中的Ⅱ指的是生产者,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如香蒲、莲、睡莲、浮萍、金鱼藻等),这些植物通常生活在浅水区域;另一类是形体微小的浮游植物---多种淡水藻类(如硅藻、栅藻、蓝藻、团藻等),各种淡水藻都分布在光线能够透入的(表)浅水层中。淡水藻类虽然个体微小,但是数量极多。因此,它们是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生态系统中有很多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非生物的能量——太阳能和非生物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正是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才为一切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才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奠定了基础,所以把绿色植物称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在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3、消费者(1)消费者的概念《市场营销学》有关买卖双方的称谓中,称买方为消费者,这是因为所购商品不是自己制造的而归自己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物也不能制造有机物,它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食。所以,我们称这些动物为消费者。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还包括某些非绿色植物,如菟丝子等寄生植物,还有食虫草等。消费者的同化作用属于异养型。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对植物的传粉受精、种子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消费者的类型依据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次序,将其分为:A、初级消费者: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植食性动物。如:蝗虫等。B、次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小型肉食性动物称。如:蛙、食虫鸟等。C、三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大型肉食性动物。如:蛇、鹰等。图中的Ⅲ指的是消费者。其中的Ⅲ1是指初级消费者,它们又可以分为两类,即浮游动物(如剑水蚤等)和某些底栖动物(如生活在池塘底部的某些环节动物);Ⅲ2是指次级消费者,如某些鱼类和某些水生的昆虫;Ⅲ3是指三级消费者,如凶猛的鳜鱼等。(消费者是异养中的捕食或寄生类型,如菟丝子、大肠杆菌、碳疽杆菌等)4、分解者请同学们想想,稻田中的败叶、各种动物粪便和尸体,为何能逐渐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去呢?这是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有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我们把这些营腐生生活的、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所含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的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腐生是以分解已死的或腐烂的动植物和其他有机物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分解者还包括以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