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苏少版美术五上《实物的联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要求:1、感知各种物品,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2、培育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育热爱生活的情感。3、从不同的角度对现成物品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平面的装饰与组合。4、感知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评价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5、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培育审美评价能力。6、学会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立体的装置。7、通过探究、设计、制作、评价,提高动手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2、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平面的装饰与组合。3、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评价活动。4、同学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立体的装置。三、课前准备:1、制作实物联想的课件;2、收集大量的制作材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魔法师。(大屏幕出现魔法师)他给大家带了一件礼物,是一把雨伞。(大屏幕出示雨伞)师:雨伞的形状象什么呢?生:像枪、小树、蘑菇,拐杖……看魔法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法。(出现实物联想出的“脸”)师:这张脸怎么变出来的?生:由领带变成眉毛;咖啡杯变成眼睛;雨伞变成鼻子;袜子变成嘴。(二)新授1、引出课题:它们都是生活中真实的物品通过联想组合而成的,所以就叫实物联想。2、自从有了实物联想,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就闲不住了,我们来看看他的照片。(出示:毕加索的早餐)师:这幅照片有什么有趣的地方?生:毕加索的手指特别粗大。生:他的手指是用面包拼组起来的,很逼真有趣!毕加索是个很有想象力的画家,他在1952年和摄影师合作拍摄了这幅照片,轰动一时。后来这种面包就被叫做毕加索面包,在中国叫手指面包。毕加索和其他艺术家们还设计制作了很多实物联想用来装点人们的生活,艺术化了的事物联想就叫做“装置艺术”。(出示装置艺术作品照片)师:瞧,这幅毕加索的作品,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你觉得作品怎么样?生:它是由自行车坐垫和车头组合拼接成的,特别有创意!生:它抓住了牛头的特征,所以很精彩。…………3、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4、总结:看来这么多的实物联想,我们发觉他们都是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来联想制作的。5、制作步骤(老师示范)老师带来了一把扇子,它的外形你能联想到什么?老师示范制作立体的“孔雀”和平面的“跳舞的人”。生总结平面实物联想和立体实物联想的制作步骤和注意点。6、小组讨论,拓展思维(同学活动)欣赏:欣赏同学中联想的作品(多媒体)讨论:同学们和魔法师比一比吧。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我收集的材料像什么?还需要哪些材料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大胆构思,相互提示。7、同学练习同学们也来做回魔法师,把自己带来的材料变个模样。(1)共同讨论。(2)找出材料特征,依形联想。(3)材料共享。(4)共同制作。(5)在使用工具及材料时注意安全。8、优秀作业展评。9、拓展实物联想在仿生学上的应用。(出示范图)附送:2024-2024年苏少版美术五上《实物的联想》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感知各种材料的特征,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合理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2、操作目标:通过探究,设计,制作,学会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制作一些有用而有趣的形象,提高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3,情感目标:引导同学对实物进行联想,达到有计划学习的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培育他们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生活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运用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丰富的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前几天老师看了一个很有趣的展览,其中有世界大师的作品,也有同龄的小朋友的作品,它们都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你们想看吗1、课件出示实物联想作品的照片,引导同学欣赏.2、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二、合作探究.1、选择对象,讨论沟通.老师引导同学从多媒体展示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形象,通过观察,讨论,沟通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