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页临床药师对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的肿瘤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王鸿梅1,张鉴21淄博市临淄区妇幼保健院山东淄博255400,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12【摘要】目的临床药师积极了解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的肿瘤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的肿瘤患者病历,用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医院肿瘤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结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的肿瘤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占30.1%。结论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的肿瘤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临床药师应重视肿瘤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关键词】临床药师;抗菌药物;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分析感染性疾病是癌症病人重要的死亡原因,因此控制感染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以及时控制感染,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应重点关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于2008年12月-2009年6月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化疗的25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56例,其中男130例,女126例;肺癌68例、乳腺癌46例、淋巴瘤26例、胃癌24例、卵巢癌23例、食管癌12例、ALL9例、AML8例、大肠癌7例、骨髓瘤6例、盆腔癌2例、其他肿瘤25例。本组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共有143例(55.8%)。其中男75例(57.7%)、女68例(54.0%)。按感染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骨髓瘤(5例,83.3%)、AML(6例,75%)、ALL(6例,66.6%)、肺癌(23例,33.8%)、胃癌(7例,29.2%)、卵巢癌(5例,21.7%)、乳腺癌(10例,21.6%)。1.2研究方法设计《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的肿瘤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主要诊断、肿瘤分期、治疗措施、化疗用药物及配伍情况、给药方式、患者感染部位、体温、感染症状、预防及治疗措施、细菌培养结果、抗菌药物品种、抗菌药物使用天数、联用、给药方案、转归等。对所选病例进行列表分析,从中对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的肿瘤患者抗菌药物的用量用法、疗程等进行统计评价。1.3感染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2000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诊断。1.4抗菌药物合理性判断[1](1)合理:有绝对适应证(有感染存在,WBC>10.0×109·L–1,N>75%,放疗化疗期间或放疗化疗后有WBC减少且体温>38℃);药物选择恰当:细菌对药物敏感,未应用禁用、慎用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法正确,无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疗程:感染症状、体征消失后继续给药3-5d,手术预防用药采用围术期给药方案(术前1h至术后≤2d),其他预防用药持续3-5d;无用药不当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第2页共5页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页(2)基本合理:有相对适应证(感染未确诊,但WBC>10.0×109·L-1或N>75%,放疗化疗期间或放疗化疗后WBC减少,有放射性炎症);药物选择基本恰当:细菌对药物敏感,应用慎用药物,但未发生不良后果;剂量和给药方法正确,无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疗程:感染症状、体征消失后继续给药5-7d,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为手术当天至术后7d,其他预防用药时间为3-9d;因用药不当导致轻度药品不良反应。(3)不合理:无适应证;细菌对药物耐药,有用药禁忌证或使用慎用药物导致不良后果;剂量和给药方法不妥,有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感染症状、体征消失后继续给药时间>7d,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为术前>1d、术后≥8d,其他预防用药时间<1d,≥10d;因用药不当导致中度或严重药品不良反应。2结果2.1抗菌药物应用频度现在临床上应用最多的的是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是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详见表1)。表1抗菌药物应用频度前7位的药品排序药物名称药物类别出现频数(次)1左氧氟沙星喹诺酮类412头孢米诺头霉素类293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类264头孢曲松钠头孢菌素类255阿奇霉素大环内酯类96替硝唑硝基咪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