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体育运动项目图示--------------------------------------------------------------------------作者: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附录四:中国古代体育运动项目图示鉴于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大多不为现代人所熟悉,为了更加形象地传达策划意图,以图示的方式表现20种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特征和情景,所选图示来自于各种真实历史资料和现代的仿古实践和民俗保留。(一)养生体育项目养生类中国古代体育运动建议进行以下项目。1、导引/行气主要采取表演赛的形式。导引是在形体的不断动态中进行呼吸运动和精神修炼的中国古代养生类体育运动,旨在协调和提高人体身心水平,促进人的健康长寿。行气又称气功,也是强调呼吸运动和精神修炼的中国古代养生类体育运动,区别是主要在形体的相对静态中进行。导引图图示说明:马王堆西汉墓出土彩色帛画,上绘形态各异的导引术势44个。行气图图示说明:出自《中华医学文物图集》。2、五禽戏/八段锦主要采取表演赛、参与赛、普及赛的形式。“五禽戏”是华佗在导引术基础上创造了著名的养生类中国古代体育运动。“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五禽戏的最大特点,是将古代导引术加以简约化和套势化,使其结构完整,编排合理,简约精要,易学易练,有利于传播和习练。八段锦上承华佗“五禽戏”传统,以养生长寿为宗旨,将多种导引术势和动作编排成套路,并以口诀形式流传的一种著名中国古代健身套式体系。五禽戏图图示说明:出自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史》。八段锦图图示说明:出自《活人心法》。3、武术内功主要采取表演赛的形式。武术内功是在传统导引术基础上,结合武术的特点与需要,以强身壮体,运气发力为目的,形成中国传统武术特有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训练体系。以《易筋经》为代表。内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道家养生治病的导引行气术向武术内功的发展过程。据有关史料,早在唐人所撰《剧谈录》一书中,就有道士身受“富有膂力,扛鼎挟舟”的武功高手重拳打击而“如扣木石”,“略不微动”的记载。武术内功图图示说明:《易筋经》第八式三盘落地式。4、游百病主要采取参与赛的形式。游百病又称走百病、洗百病等。端阳节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带上食品到外面游玩一天,并在山间田野采集野花香草,晚上带回用水煮后洗澡,参与者相信此举会使一年内吉利平安。游百病图图示说明:黑龙江省勃利县端午节游百病。(二)实用体育项目实用类中国古代体育运动建议进行以下项目。1、礼、乐、射、御主要采取纪念赛、表演赛、参与赛、普及赛的形式。先秦贵族学校的教学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合称“六艺”,“六艺”中的礼、乐、射、御等四类教学内容更表现出十分丰富的体育内容。“射礼”“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与道德规范。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特指以宗法制度、等级观念、祭祀礼仪及封建道德等为基础的上层社会行为规范。为了培养贵族子弟的等级意识与行为规范,“礼”的教育先秦学校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其中,射礼教育是礼制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学习围绕射箭比赛而制定的一整套严格的礼仪制度,达到强化等级意识、掌握有关礼仪知识与规范的目的。西周的射礼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戒宾”,由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与注意事项;第二步是“示射”,在参赛者中选出三对选手,由“司射”来“教射”,演示比赛规则与有关要求。第三步是“竞射”,由“宾党”(客队)与“主党”(主队)进行比赛。具体为按相同等级身份分别编为2人一组进行两轮比赛,每轮一人发4矢,按党(队)累计成绩,每轮分别计胜负。第四步是“兴舞”,“竞射”结束后,参赛者随音乐起舞,向周天子表示敬意,同时也向胜者表示祝贺。西周的射礼,按等级分为四类: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大射是在周天子祭祖、祭神等大典上举行的射礼活动。宾射是周天子在欢迎诸侯来朝时的仪式上举行的射礼活动。燕射是周天子与群臣在宴会与娱乐时举行的射礼活动。乡射则是卿大夫、士等各地的贵族统治者在民间举行的射礼。射礼图1射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