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五种对接”的实践与思考XX省职业教育优秀论文集收录论文校企合作“五种对接”的实践与思考XX省华忆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章谋摘要。本文通过校企合作的五种对接模式的分析,总结出中职业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向市场、更新观念,必须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必须探索出适应市场经济、适应本校特点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关键词。校企合作对接模式校企合作是一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的一种新型合作模式。建立校企良好的合作机制,既是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校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1、有职教政策的指导《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学校,更应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结合,把企业的需要作为学校教学和育人的方向。学校只有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与企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才能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才能带动教材知识点和教学设备的更新,才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能提升综合办学能力,才能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2、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校是一所省级重点中专学校,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下降;二是经费紧张、制约学校发展;三是师资匮乏,办学能力下降。要想摆脱这种困难局面,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才能赢得学校的生成和发展。第1页共5页二、校企合作的几种运作模式(一)校长对接厂长校长、厂长是校企合作的决策者,通过沟通、洽谈确定双方的培养目标和运作模式,制定校企合作的纲领文件,破解双方在具体合作项目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为深入合作,无缝对接创造条件。我校与华忆科技(吉安)建立了校长与厂长联系议事日制度;互换挂职学习制度;干部交流学习制度。(二)专业对接产业学校设立的专业必须紧跟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产业需要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做支撑。学校的专业与企业的产业必须紧密结合才能相互推进共同提高。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视听方向)与华忆科技(吉安)dvd、pdf相对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与昆山宏致机电制模相对接;电子信息专业与昆山扬皓光电投影设备相对接。对接运作方式主要有①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②开展学校教学与企业培养一体化设计。③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④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共同编写新教材。⑤改革教学模式,实现“做学一体”。(三)、课堂对接车间课堂对接车间通俗的说就是把课堂搬进车间,车间建在课堂。具体方式有:1、顶岗实习。早在2003年我校便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分别安置到相应的企业(上海华忆、深圳华忆、深圳亚忆、东莞多彩、深圳博科、东莞力大等公司)顶岗实习3-6个月,实习期满后回校参加毕业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在企业当了一次真正的工人,培养了他们独立处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准备,为进入企业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学生也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实现了校企优势互补、学校、学生和企业互惠互利的好效果。2、订单培训。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定向培养机制。第2页共5页根据企业所需求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学校先后与昆山阳皓、昆山宏致、东莞连展等多家企业签订人才的“期货”订单。这样先解决学生毕业安置的后顾之忧,然后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落实实训方案和质量评估标准等。企业派工程技术人员来学校培训以达到企业“订单”的要求,学生毕业后到相应企业就业。3、双元定向。即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变学校招生为企业招工,学校与企业共同招收具有双重身份的学生,即“一”元是学生,另“一”元是企业准员工。学校分别和这些企业签订“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