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浅议南许沟煤矿淇河下采煤获得成功南许沟煤矿(以下简称该矿)位于鹤壁市淇滨区金山办事处许沟村东,是一个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1977年12月建井,1981年6月投产,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淇河从井田东南部流过,河下共压煤352万吨,1991年开始设计并进行巷道布置,1996年6月试采工作面布置完毕开始回采,至2010年底从淇河下采出煤量200万吨,在回采期间,淇河水安全无恙,没有发生溃入和渗入井下事故,获得了成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矿开采位于山西组底部的二1煤层,井田为一单斜构造,西高东低,走向长度2.2km,倾斜长度0.86km。煤层厚度6.2~8.29m,平均7.47m,倾角25º~38º,平均32º,为中灰特低硫贫煤,是良好的工业用煤和民用燃料。二1煤赋存比较稳定,结构简单,含夹矸一层。矿井充水因素主要为二1煤层顶板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和底板太原组二层灰岩含水层。该矿采用立井两水平下山开拓全井田,一水平标高-62.6m,二水平标高-270m。淇河下开采的是一水平的12采区,采用走向长壁倾斜分层巷道布置,回采工作面采高为2米,放炮落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选用DZ25-2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和HDC-2400型л型钢梁支护顶板,三四排控顶,支柱排距1.0m,柱距0.8m,最大控顶距3.4m,最小控顶距2.4m。一、地层该矿煤系地层被新近系、第四系所覆盖,地层自下而上依次如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下:1、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马家沟组灰岩为含煤建造之基底。O2层厚超过500m。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与下伏奥陶系中统呈假整合接触。厚度为25m。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地层厚度:钻孔揭露厚度130~150m,(真厚度为115~125m)与本溪组地层整合接触。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底部二1煤厚度6.2~8.29m,平均厚7.47m,本组厚度75m左右,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全组厚110m,与山西组呈整合接触。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地层厚约400米,与下伏下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7、新近系(N2)由土黄色、黄褐色粘土,黄褐色灰白色砂质粘土,薄层至厚层状砾岩组成。粘土中常含钙质结核及零星石灰岩砾石。核查区内厚度100~180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8、第四系(Q)以黄土为主,局部夹薄层砾石层,黄土质地均一,颗粒细匀,具第3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0页有明显的垂直管道及较发育的柱状节理,厚度3~30m。二、地质构造本区煤层走向由SN至NW20°,局部NW40°,大体是向E或NE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30°左右,属倾斜煤层。探明断层有4条,断层走向NE30°~60°,倾向NW,现分述如下:1、F241:走向NE50°~60°,倾向NW∠60°,最大落差90m,正断层,由二水平(-260)运输大巷及其他巷道证实。2、F12:走向NE30°,倾向NW∠40°,落差50m,正断层,12采区副下山揭穿,采区主下山揭露该断层往深部分叉且很快尖灭。3、F13:走向NE30°,倾向NW,倾角60°,落差约30米,正断层,断层延展长度500m。4、F308:走向NE30°倾向SE,倾角75°,落差大于1000m,正断层,核查区南部边界断层,已基本查明。三、水文地质1、主要含水层本区主要含水层有O2灰岩含水层、C3L2灰岩含水层、C3L8灰岩含水层、S10、S11等砂岩裂隙含水层、新近系砾岩孔隙含水层。a、O2广泛出露西部山区,总厚度大于500m,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许家沟泉群为主要泻水点,富水性强,渗透系数K=0.173米/昼夜,单位涌水量Q=0.067公升/秒/米,PH=7.55,水质类型为HCO3SO4,Ca-Mg型水。第4页共10页第3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0页b、太原组L2灰岩含水层露头被新生界地层覆盖,接受新近系砂岩含水层(N2)裂隙孔隙水补给或通过断层接受O2补给。富水性强,渗透系数=2.048米/昼夜,单位涌水量Q=0.2549公升/秒、米,PH=8.10,水质类型为HCO-SO4-Ca-Mg型水。c、太原组L8含水层补给水源与L2基本相同,富水性强。渗透系数K=0.413~5.554米/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