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6课黄河(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1.运用黄河流域示意图说出黄河的源头、人海口、主要支流及其上中下游的划分等。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3.运用图表等资料分析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并初步分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重点】黄河泥沙的来源与危害。【教学模式】“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读图分析,情境教学及直观演示【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读图、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教具准备】相关地图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视频《我们是黄河泰山》。同学们刚才欣赏了黄河黄水滔滔的壮美,想知道她为什么黄水滔滔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她。欣赏、感受黄河黄水滔滔的壮美。同时思考黄河水为什么如此浑浊?通过欣赏、感受黄河黄水滔滔的壮美,激发学生学习黄河的兴趣。自主学习1.(利用动画叠加)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要求:(1)(1)首先我们来描画黄河干流,观察发现黄河干流大体呈现的形状。(2)找出黄河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上中游分界点、中下游分界点。(3)中游两大支流。(4)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主要省区:(9个省级行政单位)(5)找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巩固练习:教师在黑板上板画黄河干流及支流简图,找学生代表在图中标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流经中游的地形区。重点提示:(1)黄河干流在流经中游地区时,是先流经山西省、后流经陕西省。(2)黄河中游流经的地形区是黄根据要求读图,描绘、观察、填空并识记:(1)黄河干流呈大“几”字形。(2)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点:内蒙古的河口,中下游分界点:河南的旧孟津。(3)中游两大支流:渭河、汾河。(4)黄河干流流经的主要省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等9个省级行政单位。(5)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_青藏_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根据识记,在图中标注河口、旧孟津及黄土高原。通过读图、描绘、观察、识记,培养学生分层读图、分析的能力。通过填图练习,升华学生的读图技能,提高重点知识的巩固率。合作探究土高原。2.合作讨论: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小组合作,分析、比较、归纳:黄河仅长度(5464米)和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居中国各河流第二位。因此是中国第二长河。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承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孕育了黄河两岸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它做出了那些贡献呢?合作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6页上部文与图、P48页下部文与图,及下面的一组图片,分析归纳黄河的巨大贡献:(学生代表回答)(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帝陵)。(2)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华北平原和“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3)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在各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并指图说出黄河干流上中游的主要水电站)。(4)为沿岸居民提供饮用水源(如济南、青岛等)。(5)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壶口瀑布等)。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后,深入各小组巡视指导,并根据学生归纳结果予以指正或补充。让学生学会分层读图、文和提取归纳有效信息的基本技能。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塞上江南”美称的华北平原龙羊峡水电站黄帝陵壶口瀑布承转:千百年来黄河就像慈祥的母亲哺育着两岸的人民,我们称它为母亲河。但是,中下游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洪水隐患大等问题十分突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它。合作探究1、请阅读课本资料P46页:“年轻”的土地和地上“悬河”,并观看动画地上河的形成及年轻的土地视频演示,完成下列各题:(1)黄河_____游河段成为世界著名的______河,_______被称为我国最年轻的土地。它们的形成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