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册别单元名称课题教学目标分类一上位置与顺序前后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图形与位置上下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体验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确定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上下位置的关系,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左右1、通过有趣的活动,领会左右的意义。2、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3、能在实际的情境中,初步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教室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2、通过充分利用自己教室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叙述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认识物体物体分类1、在具体的分类活动中,巩固、复习分类的思想。2、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认识几何体的特点,并知道几何体的名称。3、培养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图形的认识你说我摆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几何体的特征。2、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初步的表象思维的能力。一下观察与测量观察物体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测量桌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子有多少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去游乐园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量一量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有趣的图形认识图形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图形的认识动手做(一)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2、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动手做(二)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2、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动手做(三)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2、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二上观察物体看一看(一)1、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图形的认识看一看(二)1、经历用正方体搭简单物体的过程,并在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它的活动中,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的形状。2、在拼搭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用同样多的正方体并以某一形状为正面(上面或右面)拼搭物体,拼搭出来的物体的形状不是唯一的。方东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图向与位置南西北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2、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3、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形与位置看望老人1、能根据方向与距离两地的相对位置,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2、渗透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二下方向与路线辨认方向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图形与位置认识路线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测量铅笔有多长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3、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