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制度改革学习心得新高考制度改革学习心得在市教育局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50人到高考制度改革试点的浙江省(7选3有35种组合)和上海市(6选3有20种组合)进行参观学习,先后到杭州师大附中、杭州高级中学、上海师大、复旦附中、上海格致中学等,听取了相关人员对新高考制度改革的解读、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报告,并参观了学校的校容校貌。一、新高考制度改革的利弊在新的高考制度下,学生的成绩由“两依据一参考”构成,即“两依据”指依据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高考成绩和三门选考科目的考试成绩,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即综合素质评价。新的制度打破了“一考定终身”弊端、打破了传统文科考“政史地”、理科考“物化生”的模式,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进行人生规划。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也更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公平、公正选拔和对专才的发现、培养,同时也使学校、家长、学生更加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促进公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改革好的一面,于学生于国家有利的一面。浙江和上海选考科目都采用等级赋分制,容易出现错位竞争问题。中等水平的考生如果与高水平的考生同场次竞争,排名势必靠后,所获等级分较低;但其若与低水平的考生同场次竞争,则可排名靠前,从而获得高的等级赋分。这样对于同一届的考生来说就不公平,所以浙江会出现好学生为了防止比自己成绩差的学生拿到高等级会参加第二次的考试,这样无形中就会浪费一部分时间。而上海学生只有一次机会相对公平一些。无论是浙江还是上海,都会造成同一个梯队的学生等级考试的分数没有区分度,对尖子生不利。二、关于走班制的利弊新高考制度改革学习心得走班制教学是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新形势,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1、有利的一面(1)新高考制度比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别,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自身特点,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科目,甚至选择授课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获得最好的培养和发展。(2)通过走班学习,扩大了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和开阔学生的视野。(3)由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课程,那么学生学习地积极性、学习热情相对要高一些,课堂学习气氛要活跃一些,所以,教师教学也更得心应手,教学效果会更好。当然,教师备课的难度可能要大一些。2、不利的一面及有待解决的问题(1)选课中遇到的问题6选3有20中组合可以选择,如果任由学生选择,可能会大大增加班级数,当然也会需要更多的教师。像我们这类学校,学生少,质量差,学生和家长大多也不重视,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选择情况设定几个套餐让学生选择,可能好操作一点。但是,也不能排除会遇到个别认死理的学生和家长,不愿意选择套餐。另外,学生中途能不能重新选课?如果中途不能进行再选择,有违新课改精神;如果能重新选择,像我们这类学校的学生可能就比较难管理。(2)班级纪律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走班制给了学生更加自由的空间,对于好学生来说,课堂纪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普通高中来说,课堂纪律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另外,由于班级不固定,学生思想上对集体这个概念会有所淡化,不利于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一点看法,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新高考制度改革学习心得浙江高中阶段三次大考:第一次大考是每年4月份进行的学考和选考(发生在高二下学期):浙江2016年4月学考、选考考试时间及科目(2014年9月入学,高二下,不含英语)日期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学考(同一试卷,只需做学考题)选考(同一试卷,增加选考题)4月9日(周六)上午历史8:00-9:008:00-9:30物理10:30-11:3010:30-12:00下午技术1:30-2:301:30-3:004月10日(周日)上午化学8:00-9:008:00-9:30思想政治10:30-11:3010:30-12:00下午数学1:30-2:50/语文3:50-5:10/4月11日(周一)上午地理8:00-9:008:00-9:30生物10:30-11:3010:30-12:00第二次大考是每年10月份进行的学考选考和英语高考(高三上学期):浙江2016年10月学考、选考考试时间及科目(2014年9月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