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9页《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基本要求:理解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药理学的概念: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病原体)互相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科学,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了解药理学的任务是(1)为临床用药提供药理学基础;(2)为生命科学的进步做贡献。领会药理学的发展,领会药理学发展概况,近代药理学分支及长期以来我国药理学工作者在药理学方面的贡献。重点和难点: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概念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要求: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是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理解药物的转运,药物的跨膜转运形式:(1)被动转运其方式、特点及影响因素,特别是pH的影响。(2)主动转运及其特点。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领会吸收定义,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理解“首关效应”和“生物利用度”概念;影响吸收的各种因素。理解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后特点,典型的高血浆蛋白结合型的药物,结合的药理学意义。了解分布,分布多数为被动转运,少数为主动转运。理解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药物理化性质,器官血流量,屏障作用和膜两侧pH)。理解药物的转化或代谢,转化是消除药物的重要方式之一,肝脏是进行药物转化的主要器官,通过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肝药酶)发挥主要作用。药物对肝药酶的影响(诱导或抑制)具有实际意义。理解排泄是消除药物的另一种重要方式。肾脏排泄:药物可由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分泌被转运进肾小管内。药物在肾小管内通过被动扩散方式被肾小管重吸收,尿液pH对重吸收有影响;领会药物经肾脏排泄的意义(治疗作用或毒性及药物间相互影响)。理解胆汁排泄,“肠肝循环”的概念及意义。药物其它排泄途径(乳汁、肺、胃、汗腺)的实际意义。理解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时量曲线;一级消除动力学及零级消除动力学;药-时曲下面积;多次给药的时量曲线和稳态血药浓度;消除半衰期;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维持量、负荷量;房室概念及房室模型;不同给药方式、间隔、剂量对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和水平的影响。重点和难点:体液pH对跨膜转运的影响、药物对肝药酶的影响。第2页共19页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9页首关效应、生物利用度、肠肝循环、一级消除动力学及零级消除动力学、药-时曲下面积、多次给药的时量曲线和稳态血药浓度、消除半衰期、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等概念。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基本要求:理解药物作用和药理效应,二者定义与区别。领会药物效应的基本类型,兴奋和抑制的概念。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选择性,影响选择性的因素。理解药物效应的两重性,治疗效果(对因、对症)与不良反应(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量效关系及构效关系,量效关系,量反应和质反应的概念。量反应的量效曲线特点、意义;最小有效量、最大效应、半最大效应浓度、效价强度、效能或等效剂量的概念。质反应的量效曲线特点,意义;ED50和LD50的概念及安全性的不同表示方法。药物结构近似、作用近似(拟似药)或作用相反(阻断药)。理解受体学说及药物-受体的相互作用,受体的概念与配体,常见的神经递质及相应受体。受体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亲和力和内在活性的概念;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定义;关于占领学说。了解药物-受体相互作用后的细胞反应分为四种类型:(1)G蛋白偶联受体;(2)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3)酪氨酸激酶受体;(4)细胞内受体;(5)其它酶类受体。领会细胞内信号转导了解受体的调节与药物作用的关系,受体脱敏与受体增敏,长期大量使用激动剂可使受体向下调节,这与敏感性下降或产生耐药性有关;长期大量使用拮抗剂则相反。重点和难点: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概念。ED50和LD50的概念及安全性的不同表示方法。受体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