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指在旅游系统要素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系统的属性、特色和发展规律,并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势,以综合协调旅游系统的总体布局、系统内部要素功能结构以及旅游系统与外部系统发展为目的的战略策划和具体实施。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一词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名称,对凡是发生在可溶性岩石地区的地貌,都统称为喀斯特地貌。它是指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形成各种地貌: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等。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风沙地貌景观:包括风蚀地貌和风沙地貌。指由于不同外营力对不同岩石和土层的侵蚀、溶蚀、风蚀、刻蚀、磨蚀作用而形成的参差不齐、高低错落、沟壑纵横的形态,如丹霞山、方山、峰丛、石林、土林、黄土源、黄土梁、黄土那、雅丹等。有时也指由上述侵蚀作用和重力作用、人为作用后,遗下的残留面,如谷地、沟壑、岩壁、剥夷地形等。雅丹:雅丹是地理学名词,汉语译为雅尔当,是维吾尔语“险峻的土丘”意思。雅丹专指干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一开始在沙漠里有一座基岩构成的平台形高地,高地内有节理或裂隙发育,暴雨的冲刷使得节理或裂隙加宽扩大。一旦有了可乘之机,风的吹蚀就开始起作用了,由于大风不断剥蚀,风蚀沟谷和洼地逐渐分开了孤岛状的平台小山,后者演变为石柱或石墩。构造湖:湖盆是由地壳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凹陷而形成,包括断裂、地堑、构造盆地等,其特点是湖岸平直,岸坡陡峻,湖形狭长,深度较大。如云南的洱海、滇池等。海迹湖:由于沿岸沙嘴、沙洲等沉积物或地块的拦阻,或内海与外海隔离,使深入细致湾形成海迹湖,如太湖与杭州西湖。旅游环境容量: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某种条件下,旅游区在保证不耗尽其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的环境资源、旅游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旅游景观质量长期稳定的基础上所能承受旅游活动的最大容量、数量值。可持续发展理论:参考《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的观点,旅游可持续发展可以被认为是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目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求。其实质是指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生态旅游: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者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旅游经营管理者通过规划、管理和协调,让旅游者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了解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让当地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并且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活动。旅游资源单体: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历史事件发生地:历史上发生过重要贸易、文化、科学、教育事件的地方。旅游资源开发: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为核心,以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为着力点,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适当方式,把旅游资源改造成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吸引物的经济技术系统工程。风景名胜区: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旅游度假区:世界旅游组织(WTO)将度假区定义为:度假区是为旅游者的较长期的住留而设计的住宅群,在其全包价格中,除了住宿费用之外,还有公共设施、体育及娱乐设施的使用费。主题公园:是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其最大特点是赋予娱乐活动以某种主题,围绕既定主题来营造娱乐的内容与形式,园内所有的色彩、造型、绿化等都为主题服务,成为游客易于辨认的特征和游园的线索。二、判断改错题1、在我国的山东蓬莱、浙江普陀山所发现的“海市蜃楼”景观应属于天气现象。(×)“海市蜃楼”是由于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剧烈变化,导致空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变化,从而引起光线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使远处地面景物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