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大型农业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课题申请指南水利部二○○六年十月(一)课题申报要求一、申报须知(一)总则1、宗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升我国农村安全供水工程集成技术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科学技术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关键支撑技术》,并委托水利部为本项目的组织部门。为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公平、公开、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水利部对本项目课题采取公开申报的方式,择优选择课题承担单位,特制定本指南。2、申报管理1)水利部为该项目组织部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2)评审工作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遵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3、申报内容本项目公开申报的9项课题如下:课题一灌区诊断评价技术与方法及节水改造标准体系研究课题二灌区田间节水改造技术集成模式研究课题三灌区输水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课题四灌区用水管理及量水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课题五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六灌区农田排水与再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七灌区大型泵站改造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八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及评价方法研究课题九灌区节水改造技术集成与示范4、课题的资金来源上述课题国拨经费概算为3200万元,具体额度经费预算见本指南,申报人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配套资金和相关的配套条件。5、课题实施年限:5年(2006-2010)6、申报人条件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均可申报。2)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5个法人单位,其中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不超过2-3个,企业不超过2-3个。3)多个单位联合申报实际时,各方须签订联合申报合作协议,明确约定课题申报单位、参与单位承担的工作任务、责任和经费。4)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并有固定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年龄不超过60周岁(截止到2006年10月),并提供身份证号,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优秀的科研业绩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无不良科研行为,从事相关研究或技术开发五年以上。5)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6)课题申请人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若再申报本项目其他课题,只能以参加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参加一项课题。所有课题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7)经形式审查,申请单位或申请负责人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专家评审。二、申请文件的编制与递交1、申请文件编写: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2、申请文的规格要求: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同时附上电子版。3、申请文件构成:(1)申请函(2)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3)课题申报书(4)课题预算书(5)附件(申请单位承诺函、联合申请合作协议、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复印件、申请单位资格申明函、申请单位资信证明、地方配套经费承诺函、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等)4、课题预算书须单独装订,与申报书一并提交。编制要求参照《关于2006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预算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财函[2006]12号)(见科技部网站www.most.gov.cn)。5、课题申报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及注明“不准提前启封”字样,并加盖单位公章。6、申请文件一式15份,正本1份,副本14份,在每份申请书上要注明正本和副本,正、副本分别封装并在封面上注明。一旦正本和副本不符,则以正本为准。7、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必须根据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申请指南可向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