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三中个人备课课题:3.1.2等式的性质(2)七年级数学备课组主备人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须完善时间分管领导课时2第十三周第二课时总第40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用等式的性质解简简单的(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与方法:初步具有解方程中的化归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言必有据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重点、难点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需要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并且有一定的思维顺序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观察发现复习引入:回顾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7=1.2;(2)在学生解答后的讲评中围绕两个问题:(1)每一步的依据分别是什么?(2)求方程的解就是把方程化成什么形式?二、探究说理对于简单的方程,我们通过观察就能选择用等式的哪一条性质来解,下列方程你也能马上做出选择吗?例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0.5x-x=3.4(2)你能用这种方法解第(2)题吗?解后反思:①第(2)题能否先在方程的两边同乘“一3”?②比较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为什么?允许学生在讨论后再回答.先让学生对第(1)题进行尝试,然后教师进行引导:①要把方程0.5x-x=3.4转化为x=a的形式,必须去掉方程左边的0.5,怎么去?②要把方程-x=2.9转化为x=a的形式,必须去掉x前面的“-”号,怎么去?三、感悟深化服装厂用355米布做成人服装和儿童服装,成人服装每套平均用布3.5米,儿童服装每套平均用布1.5米.现已做了80套成人服装,用余下的布还可以做几套儿童服装?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判别求出的答案50是否正确?在学生弄清题意后,教师再作分析:如果设余下的布可以做x套儿童服装,那么这x套服装就需要布1.5x米,根据题意,你能列出方程吗?解:设余下的布可以做x套儿童服装,那么这x套服装就需要布1.5米,根据题意,得80x×3.5+1.5x=355.化简,得280+1.5x=355,两边减280,得280+1.5x-280=355-280,化简,得1.5x=75,两边同除以1.5,得x=50.答:用余下的布还可以做50套儿童服装.在学生代入验算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方法: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可以把这个数值代入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例如:把x=50代入方程80×3.5+1.5x=355的左边,得80×3.5+1.5×50=280+75=355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50是方程的解。你能检验一下x=-27是不是方程的解吗?四、巩固提高用一用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①a+25=95②x-12=-4③0.3x=12④(2)P/842、3、4(1)9.一件电器,按标价的七五折出售是213元,问这件电器的标价是多少元?(3)P8510(4)已知等式(a+2)c=a+2得c=1不成立,求a2+2a+1的值.(5)已知2x2-3=7,那么x2+1=_____(6)X=-2时,ax3+bx+6的值为7,求x=-2时,求ax3+bx-12的值.(7)已知3b-2a-1=3a-2b,利用等式的性质比较a、b大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变形的依据,解题后及时地进行小练所有这些都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小.已知8x+9y-1=8y+9x,利用等式的性质比较x、y的大小五、实践延伸必做题:教科书第85页第4(1)、(2)、(4)题;补充: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①3+4x=17;②4-x=3选做题:教科书第85页3.1第10题。小结(教学反思)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说明方程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工具。)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对老师说,你有什么疑惑?对同学说,你有什么温馨提示?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2)一、观察发现解方程二、探究说理例1三、感悟深化问题四、巩固提高用一用五、实践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