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1~3题。1.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A.冬小麦和高粱B.春小麦和玉米C.水稻和甜菜D.谷子和大豆解析:结合黑龙江垦区的自然条件及各选项可知春小麦和玉米是该区主要粮食作物。答案:B2.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解析: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湿地破坏及黑土流失。答案:C3.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解析:注意题干是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选项只有D项说的是产业结构调整。答案:D《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成功实施五年以后,国家又制定了《全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据此回答4~6题。4.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确定的主要依据是()①自然条件好②生产规模小③产业化基础好④劳动力数量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确定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既要考虑自然条件,又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一般选在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化基础好的地区。答案:A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5.以下各地区与优势农产品相一致的是()A——.成都平原苹果、油菜、柑橘B——.南疆地区棉花、水稻、大豆C——.渭河平原小麦、玉米、柑橘D——.海南岛天然橡胶、甘蔗、出口水产品解析:苹果为暖温带水果,在成都平原没有分布;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不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柑橘为亚热带水果,不能生长在渭河平原。答案:D6.国家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包括()①是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惟一选择②是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举措③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客观要求④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手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国家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既能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又能保障农产品的基本供给;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但不是惟一的选择。答案:D(2010·杭州质检)垦殖指数是指一地区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垦殖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表。回答7~9题。世界及各地区垦殖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表垦殖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2000年1950年2000年1950年亚洲14.717.50.310.14欧洲31.328.80.380.27北美洲12.012.41.310.81非洲5.86.30.870.27大洋洲2.06.01.311.84拉丁美洲4.36.80.530.30世界9.711.00.510.267.下列因素中,对垦殖指数影响较大的是()①地形②机械化程度③农垦历史④社会制度⑤气候特征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解析:机械化程度和社会制度对垦殖指数影响不大,垦殖指数较高的地区一般是指地形相对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开发较早的地区。答案:D8.相对于南美洲和大洋洲,北美洲的垦殖指数较高的原因是()A.自然条件优越B.农垦历史悠久C.机械化水平高D.劳动力丰富解析:南美洲垦殖指数不高与其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有关,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垦殖指数不高则与其中西部的干燥气候有关。因而本题正确答案为A。答案:A9.2000年与1950年相比,欧洲的垦殖指数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A.全球农业发展快,农产品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