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目录第一章“九五”回顾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二、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第二章发展目标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二、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第三章经济发展一、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促进经济增长二、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三、优化发展基础产业,努力改造传统工业四、鼓励发展都市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五、整体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区域配置第四章科技教育一、提高科技整体水平,完善科技产业化机制二、高质量推进教育发展,形成开放式教育体系三、加大改革力度,建设人才资源高地第五章改革开放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优化所有制结构二、健全市场体系,强化市场辐射三、改革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四、注重功能开发,继续发挥浦东的示范带动效应五、参与经济全球化,深化对外开放六、继续加强对内合作,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第六章城市发展一、强化环保绿化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二、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推进国土开发与整治三、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四、提高中心城区整体质量,加快郊区城镇建设五、完善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第七章社会发展一、优化人口结构,扩大劳动就业二、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三、继承与创新并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卫生与体育事业五、抓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社区发展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七、维护公共安全,确保社会稳定第八章若干政策性意见一、关于扩大内需二、关于发展开放型经济三、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四、关于信息化发展五、关于推进城镇化建设六、关于人口综合调控七、关于社会事业发展八、关于能源结构调整九、关于优化城市交通十、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第一章“九五”回顾进入90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重要谈话以来,上海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上海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得到实质性推进。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上海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要求和希望“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嘱托,通过“八五”、“九五”的努力,整个城市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性质从工商业城市转向经济中心城市,城市建设从还历史欠账转向建设枢纽功能性设施,经济运行从相对封闭转向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经济发展重心从“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从温饱型转向比较宽裕的小康型,人们的活动方式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九五”期间,上海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困难,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上海积极引导消费升级,优化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经济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4%。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5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560元。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如期实现,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基本形成。上海继续加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第三产业持续加快发展,200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工业新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工业进一步向工业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集中,工业六大支柱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农业开始走上从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有序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初步奠定。上海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建立“五个机制”,推进“五个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降到46.5%。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私营经济等加速发展,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