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变迁VIP免费

中国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变迁_第1页
1/18
中国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变迁_第2页
2/18
中国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变迁_第3页
3/18
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8页中国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变迁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主要农产品交易规模、市场化进程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前,通过国家干预由自由贸易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购销体制。改革后,中国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路径基本方向是渐进的市场化过程。中国渐进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从调整计划和市场调节开始,再过渡到计划和市场并存了“双轨制”,最终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大致经历了调整价格、开放集市贸易的早期阶段,再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阶段,最终全面引入市场机制的阶段;在市场建立过程中先放开农村市场,再放开城市农产品交易,先放开本地农产品市场交易再逐步扩大到允许远距离贩运。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正在形成。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路径也属于渐进的。从整个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过程来看,采取“走走停停”的推进方式,条件成熟就快速推进市场化,而出现价格快速上涨等问题时就稳定或者调整市场化改革步伐。不同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市场化过程差异很大。一些农产品交易的市场化改革相对彻底,而一些大宗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改革则经历反复。一、改革前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与交易规模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前,中国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大致经历了二个大的阶段。建国初期由于国营商业实力仍然相对薄弱,全国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以自由贸易为主要特征。1953年后,中国农产品收购环节实行统购派购体制,农产品销售环节实行统销体制,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专营制度。尽管农村流通体制在不同时期有所调整,但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交易规模总量不断扩大,除粮食外其他主要农产品的商品率总体上逐步提高。(一)建国初期农产品自由贸易阶段1949年至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属于国家干预下的市场调节。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的农产品供应基本掌握在私商手中,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极不稳定,农产品市场秩序混乱,特别是不法粮商囤积居奇,市场粮食价格飞涨。这时第2页共18页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8页政府一方面允许私有农村商贩的存在,维持传统的自由购销;另一方面,大力调控市场,稳定物价。国家为了调控市场,建立了由政府掌控粮源的粮食流通体制。1949年在财政部下设立粮食管理总局,作为中央粮食管理机构。1952年成立粮食部,统一负责全国粮食的征购、分配、供应和调拨工作。同时,自上而下成立国营粮食经营系统,并对私营粮食企业实行利用、限制和改造。在掌控粮源环节通过农业税征收,鼓励农民踊跃交纳公粮。随着国家主导的粮食市场调控体系的建立,加上采取的粮食增产政策取得成效,建国后粮食市场供给逐步好转。据资料,1950~1952年每年农业税收征收占粮食总产量的7.5%,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中粮食收入占到41.1%(毛育刚,2001)。在国家掌握粮源后国家运用粮食储备有效地调控市场。1950~1952年国家向市场抛售的粮食占市场交易量的30%~40%(徐柏园,2000)。建国初期,由农民自己筹集资金,以集镇为中心,按经济区域组建了集体所有制的供销合作社。在政府领导和扶持下,供销合作社迅速成为农村商业的主要力量,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扩大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增长。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1952年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40.8亿元,另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61亿元,这样,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1%,表明主要由政府控制的农产品收购在农产品市场交易中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表一改革前主要农产品商品量及其商品率变化年份粮食棉花生猪水产品收购量(万吨)占产量(%)收购量(万吨)占产量(%)收购量(万头)占出栏量(%)收购量(万吨)占产量(%)19523903.023.81108.783.363742.757.1891.854.9719574597.023.57141.286.104050.056.87171.755.0319623242.020.266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变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