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一、工程概述1、项目情况1.1项目名称:XX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技改扩容工程1.2项目业主:XXXX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3资金来源:地方配套、企业自筹及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4建设项目主要内容:本工程由厂外管道(包括污水进厂管道、尾水排放管道)、污水处理厂两部分。1.4.1厂内部分:除综合楼、门卫、机修仓库厂区平整、厂区围墙、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按二期4.2万m3/d建设,改良A2/OA2/O生化池、二沉池、机械过滤池、鼓风机房及变配电间、加药间、储泥池、污泥脱水间均按一期1.5万m3/d规模实施。1.4.2厂外部分:配套干管(含进水及尾水排放管)按远期4.2万m3/d规模建设,进厂管管径d1200,管道长度2m;尾水排放管管径d1200,管道长度14m。2、水文、气候XX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分明。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无霜期长;冬季微寒,夏无酷暑;春来较早,夏长秋短,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3℃。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持续235~251天;无霜期252~300天;太阳总辐射76.7~92.8千卡/平方厘米·年,年日照1058.7小时,年平均总降雨量1261毫米,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呈良好状态,相对1湿度全年平均为70%~80%之间,以偏北风和东北风为主要风向,年平均风速在0.8~1.6米/秒之间,静风频率较高。城区冬季较温暖,故降雪极少,城区年平均降雪日数为1.4~2.5天之间。项目区域内的XX河,又名XX江,是中国四川省境内的河流,属于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流经XX市下的XX县、XX、XX区等,是XX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XX山地,于XX市区注入涪江,长度76.24公里,流域面积1,180km²,多年平均流速37m³/s。3、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XX西北部系XX山脉,地势较高,山脊海拔一般在1000~2500米之间。位于XX镇XX村与XX市高新技术开发区XX镇XX村接界的XX河河面海拔为490米,是县境内的最低点。根据地貌成因和地表形态,XX地貌可分为平坝、丘陵(台地)、低中山三种类型。XX平坝总面积为267.375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XX河和XX河两岸的XX、XXXX等镇。丘陵(台地)主要分布在XX河两岸平坝的两侧及XX河以东地区,总面积为533.01平方公里,占XX县总面积的37.96%。项目所在地为XX江旧河道冲积区及河滩区,土壤结构主要为砂石,表面土壤层较薄。4、施工期:334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11月,计划竣工日期:XXXX年XX月。5、工程特点25.1施工工期短,施工工期为334日历天,工程为露天作业,跨越雨季,冬季,需充分考虑预计雨季、冬季对工期的影响。5.2土建施工与安装施工交叉作业,互相牵制干扰大。因为全厂建筑物、构筑物比较集中,各构筑物之间的间距小,安装工作面很狭窄。5.3施工技术质量要求高,该工程主要构筑物生化池等体积大,结构复杂,钢筋及砼浇筑工程量大,要求严格。厂坪地下管网相互交叉,管道材质、规格多样,防腐等级高。项目使用的设备多为水处理专用设备,安装要求高。同时该工程釆用了较高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在其主要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均采用了程序逻辑计算机进行控制。主控系统根据生产现场采样数据,随时显示各单元状态,并能模拟水流数值、液位,警报,故障显示,各中图象显示输出,指令传送等,形成了一套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监督、管理系统。5.4由于项目所在地临近居民区及政府部门办公场所,文明、环保施工要求高。二、安全管理方案编制目的:本方案目的旨在执行合同范围内工作时达到国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要求,同时满足业主对我方的健康、环境和安全要求。三、安全管理方案适用范围:项目部全体员工四、安全管理方案编制依据: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4、《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9、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制度,业主提出的健康、安全及环境要求。五、安全管理方针与目标1、安全管理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努力实现无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