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案(教师用)6.1.1有序数对(新授课)【理论支持】《平面直角坐标系》反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提高了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因此,首先要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这节课以生活中常识引入主题,很自然地就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和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就会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讲一讲,画一画,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本节课研究的内容“有序数对”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该内容是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也直接关系到后面对函数图象的学习,同时这也是将几何图形向数转化的初步内容。有序数对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发展,构成更广阔的范围内的数形结合、互相转化的理论基础。因此,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有序数对是学好全章的关键所在。有序数对这课在教学上比较容易,课程中的概念性知识比较的多,比较容易安排,所以合理安排好各个知识点以及衔接,就成为上好课的关键。教学对象分析:1.七年级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2.七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发展,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探讨、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3.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总之,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旨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到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重点:(1)有序数对的意义;(2)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2.难点:(1)对有序数对中的“有序”的理解;(2)用有序数对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一、基础知识填空及答案(1)在电影票上,将“8排9座”简记为﹙8,9﹚,则“2排6坐”可表示为.﹙9,7﹚表示的意义是.知识技能1.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2.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数学思考1.通过学习懂得如何确定位置,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2.通过学习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发展符号感及抽象思维能力.解决问题1.通过寻找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背景,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2.让学生感受到可以用数量表示图形位置,几何问题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代数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几何问题,形成数形结合的意识.情感态度1.通过在游戏中学习有序数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经历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体验数、符号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2)如果规定向东和向北方向为正,小明向东走4米,再向北走6米,记作(4,6),则向西走5米,再向北走3米,记作___________;数对(-2,-6)表示.(3)七年级(3)班有35名学生参加广播操比赛,队伍共7排5列,如果把第一排从左向右第4个同学的位置用(1,4)表示,那么(6,5)表示的位置是;站在队伍最中间的刘志伟的位置应该表示为.【答案】(1)﹙2,6﹚;9排7座.(2)(-5,3);向西走2米,再向南走6米.(3)第6排从左向右第5个;(4,3).〖设计说明〗心理学认为:认知从感知开始,感知是认知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