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煤矿地质与安全一、判断题1.煤矿企业、矿井应当配置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不一定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2.小型煤矿,可不装备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3.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定期搜集、调查和查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状况。()4.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行。()5.当暴雨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立即停产撤出井下所有人员,只有在确认暴雨洪水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6.煤矿企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7.矿井井口及工业场地内重要建筑物的地面标高下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应当修筑堤坝、沟渠或者采用其他可靠防御洪水的措施。不能采用可靠安全措施的,应当封闭填实该井口。()8.煤矿发现与矿井防治水有关系的河道中存在障碍物或者堤坝破损时,应当及时清理障碍物或者修复堤坝,并汇报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9.矿井防隔水煤(岩)柱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并通报相邻矿井。()10.采用了防护措施后,可以在防隔水煤柱中采掘。()11.在水淹区域应标出探水线的位置,采掘到探水线位置时,必须探水前进。()12.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状况危急时,矿调度室及有关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井下撤人,保证人员安全。()13.受水淹区积水威胁的区域,必须在排除积水消除威胁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假如无法排除积水,开采倾斜、缓倾斜煤层的,必须按有关规定编制专题开采设计。()14.严禁在水体下、采空区、水淹区域下开采急倾斜煤层。()15.在未固结的灌浆区、有淤泥的废弃井巷、岩石洞穴附近采掘时,应当按照受水淹积水威胁进行管理。()16.开采水淹区域下的废弃防隔水煤柱时,应当彻底疏干上部积水,进行可行性技术评价,保证无溃浆(沙)威胁。严禁顶水作业。()17.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汇报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18.矿井采掘一工作面探放水应当采用钻探措施由专业人员和专职探放水队伍使用专用探放水钻机进行施工。()19.煤层顶板有含水层和水体存在时,应当观测垮落带、导水裂缝带、弯曲带发育高度,进行专题设计,确定安全合理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20.开采底板有承压含水层的煤层,应制定专题安全技术措施,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21.矿井建设和延深中,当开拓到设计水平时,只有在建成防、排水系统后,方可开始向有突水危险地区开拓掘进。()22.煤系顶、底部有强岩溶承压含水层时,重要运送巷和重要回风巷必须布置在不受水威胁的层位中,并以石门分区隔离开采。()23.在矿井有突水危险的采掘区域,应当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24.井筒淋水超过每小时6m,时,应当进行壁后注浆处理。()25.矿井重要泵房应当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一种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简,另一种出日通到井底车场。()26.矿井重要水仓必须有主仓和副仓,水仓容量最小可以容纳8h正常涌水量。()27.每年雨季时,必须对所有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28.井筒开凿究竟后,井底附近设置具有一定能力的临时排水设施,可向采区方向掘进。()29.当采掘工作面靠近水淹或也许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采用对应的防护措施后可不需要进行探水。()30.安装钻机进行探水前,应在探放水打钻地点或其附近安设专用电话,同步保证人员撤离通道畅通。()31.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忽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拔出钻杆。()32.钻孔放水时,假如水量忽然变化,应当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分析原因,及时处理。()33.排除井筒和下山的积水及恢复被淹井巷前,应当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被水封住的有毒有害气体忽然涌出。()3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矿井,应当设置专门的防治水机构。()35.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标高,应当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36.防水闸门应当灵活可靠,并保证每年进行2次关闭试验,其中1次在雨季前进行。()37.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