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5页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导简介(按拼音排序)艾欣,男,1964年1月生,汉族,吉林市人,分别在南京工学院(1981-1985)、中国电科院(1985-1988)和华北电力大学(1996-1999)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国电科院博士后(1999-2001),英国布鲁内尔大学高级研究学者(2003.8-12),现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系统研究所所长。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电力经济分析等。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3大检索收录论文20篇;曾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已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生70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TS10030)第一负责人;北京市“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第一负责人;北京市精品课程《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第一负责人;多次获得校级教学优秀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第一作者);教育部“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类”本科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第2页共45页第1页共4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5页作为负责人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子课题“微网及含微网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2009CB219706)”;“EUROSTAG软件的二次开发及应用”、“可视化供电系统输电能力计算软件开发”、“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研制”、“华北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及其分步实施策略研究”等,累计科研经费380余万元。主讲研究生《电力系统分析》、本科生《电力系统分析基础》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等课程。联系电话:010-80795848;010-51971495(FAX);13501121641E-mail:aixin@ncepu.edu.cn毕天姝,女,1973年9月生,汉族,河南济源人。200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学系,获博士学位。2007年7-9月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做客座教授。现任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方研究所所长,IEEE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动态标准工作组通信成员,IEEE高级会员,InstituteonPowerSystemsandCommunicationSystemsInfrastructuresfortheFuture(CRIS)执行委员会委员,InternationalJournalonPowerSystem第3页共45页第2页共4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5页Optimization、《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编委会委员。毕天姝教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广域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应用,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纵向项目近10项、作为项目组核心成员参加了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计划、高等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主持或参加横向项目近2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鉴定1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并且1篇论文获“第六届(2008年)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篇论文获第八届(200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青年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多次应邀在本专业高水平国际会议(如IEEEGeneralMeeting)做大会专题报告,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执行委员会委员及分会主席(如APSCOM,CRIS,ICEE,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8届青年学术会议等);是香港研究资助局(RGC)项目、国家留学基金项目、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工学科与自动化学科)、及教育部科学技术奖励通信评审专家;《IEEETransactions》《IETProceedings》、《EuropeanTran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网技术》等审稿专家。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联系电话:010-80798462第4页共45页第3页共4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45页E-mail:tsbi@ncepu.edu.cn崔翔,男,1960年5月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