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1/10围绕学科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围绕学科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努力实现我校科研工作新跨越郑州师范学院第一届科研工作大会工作报告副校长王北生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志们:上午好!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科研工作报告。我报告的题目是《围绕学科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努力实现我校科研工作新跨越》。我主要讲三个方面:一、升本以来科研工作回顾升本以来,学校坚持以提升科研水平为核心,以突出科研特色为关键,以重大科研项目为抓手,以建设科研团队为支撑,以规范科研管理为保障,以科研服务社会为目标的科研工作思路,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把握重点,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课题立项、经费总量、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一)国家级课题研究取得新突破升本以来,我校凝练科研方向,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的优势作用,获得国家级课题立项4项,仅2019年就获批3项。其中胡明生博士《基于复杂网络的历史自然灾害链式规律与演化机理研究》实现了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王北生教授《国培与省培计划实施的模式创新及有效性研究》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科项目零的突破;乔德福教授在已完成2项国家级课题的基础上,《从体制上治理一把手腐败问题研究》又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二)省部级项目立项实现新跃升升本以来,在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展开科学研究,共有287项省部级项目获得立项,超过了十一五期间省部级项目立项数量的总和。特别是获得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等省部级重大课题立项4项,标志着我校省部级项目研究水平迈上了新的层次。(三)科研成果奖励达到新水平升本以来,学校引进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推动科研成果数量和层次达到新的水平。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量累计1800余篇,其中核心以上论文624篇,三大索引收录184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60余部。获得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重要省级奖励10余项。其中陈军红老师《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关系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我校省级科技奖励零的突破。(四)科研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升本以来,学校大力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打造高层次科研基地。---------------------------------------------------------------最新资料推荐------------------------------------------------------3/10升级改造郑州兰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产学研服务能力。特聘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马润林研究员,建立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打造分子生物学研究高地。引入郑州市政府专项资金,成立郑州自然博物馆,建设集教学、科研、科普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平台。建立历史自然灾害数据研究中心,提高学科融合与协同创新能力。(五)科研经费收入实现新增长在大力争取纵向科研经费的同时,我校积极拓展横向科研经费来源,使科研经费实现快速增长。升本以来,我校科研经费每年都实现了成倍增长,仅2019年到帐科研经费就达到368万元。(六)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新增强升本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先进典型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郑州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省市重点调研课题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我校3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的郑州市重点调研课题《郑州网格化管理的跟踪调研》被郑州市绩效管理办公室采纳推广,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七)学术交流呈现新局面升本以来,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多高层次学术交流,营造了浓厚的科研和学术交流的氛围。开设名家讲堂、教授论坛、博士讲坛,开展学术讲座200余场;派遣访问学者,组织教师到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香港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