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页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山观中学黄燕教材分析及教学处理这节教材的编写思想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类型,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突出这一特点。而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必须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去分析,找出优势区位因素来。本节重点讲解两个案例,一个是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另一个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分析得比较细致,而商品谷物农业则讲得比较概略,重点是让学生仿照对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自主分析、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生产的特点。在这里,分析能力的迁移更显重要。可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找出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教材文字内容不多,配备了大量的地图和景观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组织学生查阅地图,挖掘地理信息,培养分析能力。对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让学生先查阅水稻的习性及本地水稻田的种植特点;对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的形成,让学生自主分析,教师引导,组织一些练习,让学生分析讨论。知识目标:教学目的:1.重点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及其特点,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2.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分析对比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能力目标: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发展目标:初步形成主动利用多种形式地理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的分布地区教学难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特点的形成条件分析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讨论法、原因分析法教学思路:(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了WTO(由学生回答)。朱镕基总理在接受记者访问的时候,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入世大家都开心,就我一个人不开心,我最担心、最忧虑的就是中国的农业,因为外国的农业是现代化的生产,他们的成本低,价格也比我们低得多。如果他们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的话,将会造成中国农民收入的减少,这将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由此不难看出,中国的农业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看看这其中有没有我们国家发展农业需要借鉴的地方,并希望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一、季风水田农业(自给农业)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地区。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3、历史:约有7000年历史第2页共5页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页4、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阅读P47图3.10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P48读图思考题。)5、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读图思考讨论⑴.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⑵.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⑶.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点拨:①.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③.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④.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⑤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⑥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阅读课文:说出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6、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②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