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县三仙坳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27.3位似》教案新人教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位似图形的定义;2、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并且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以积极进取的思想探究数学学科知识,体会本节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教学重点: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学难点:位似图形的画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操作引入1、展示课件:两组图片,一是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画面,二是神州飞船首飞成功的邮票,演示两组图片的缩放过程。(回顾相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新课引入进行铺垫,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2、操作实验:指导全班同学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每位同学拿出自备的两个相似图形纸片,位置任意摆放,连接对应点,观察对应点的连线是否经过一点。同时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前台选取不同类型的相似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进行演示,供班级同学参考并猜想。3、这几副图片表示出了图形之间的什么特殊的关系?引出课题——位似。教师板书。二、自主活动实践感知1、建构新知: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2、让学生进一步操作,亲身感受位似图形与相似图形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论: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未必都能构成位似关系。(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变化)3、认一认:见课本P66页图27.3-2(1)、(2)、(3)辨认位似图形,并指认位似中心。(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学生对位似图形的认识)4、练一练: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全等;B.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不一定相似;C.两个图形如果是相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位似;D.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相似。例2下列每组图中的两个多边形,是位似图形的是()例3下列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D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A.点EB.点FC.点GD.点D例4已知上图中,AE∶ED=3∶2,则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D的位似比为()A.3∶2B.2∶3C.5∶2D.5∶3(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新知)三、合作探究明确强化1、想一想:本课已学过哪几种放大图形的方法?(让学生思考、交流,加深对前后知识的理解,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归纳直角坐标系放大图形法;橡皮筋放大图形法。它们都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2、做一做:按如下方法可以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如图,任取一点O,连接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D,E,F.△DEF的三边就是△ABC相应三边的一半。(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上面的方法亲自试一试;(2)如果在射线AO,BO,CO上分别取点D,E,F,使DO=2OA,EO=2OB,FO=2OC,那么结果又会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四、试一试已知五边形ABCDE,作出一个五边形A’B’C’D’E’,使新五边形A’B’C’D’E’与原五边形ABCDE对应线段的比为1∶2。学生作图,可以得出:⑴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同侧;⑵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两侧;⑶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内部;⑷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条边上;⑸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个顶点上;五、归纳小结1、畅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受。(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2、总结: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3、实际应用:位似图形在家庭装潢设计上的运用。(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