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中的代表性成果答:(1)从1923年开始,我国学者陈克恢等对麻黄、当归进行了系统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发现麻黄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类似肾上腺素作用,其作用温和持久。此举揭开了中药药理的新篇章。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是扶正祛邪、调节平衡。★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答: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应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现代对四气的研究,通常将中药分为寒凉和温热两大类。(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多数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抑制影响,表现为镇静、催眠、解热、镇痛等;如钩藤、羚羊角具有抗惊厥作用,黄芩、丹参、苦参具有镇静作用,金银花、连翘、知母、柴胡、葛根具有解热作用;而温热药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如麻黄、麝香、马钱子。(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临床寒凉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温热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寒证、阳虚证患者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功能偏亢,尿中cGMP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给患者分别服用温热药和助阳药后,可提高细胞内cGMP含量,是失常的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相反,热证、阴虚证患者交感神经-β受体-cGMP系统功能偏亢,尿中cGM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给患者分别服用寒凉药后,可提高细胞内cGMP含量,是失常的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具有兴奋性效应,寒凉药对内分泌系统具有抑制作用。(4)对物质代谢的影响:温热药表现为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寒凉药可降低基础代谢率。(5)寒凉药的抗感染作用: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急性感染,常具有发热、疼痛等临床症状,可用寒凉药进行治疗。★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答:五味是指辛、酸、甘、苦、咸5种不同的药味。(1)辛味药主要含有挥发油,其次是苷类、生物碱等(2)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鞣质(3)苷味药的化学成分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为主(4)苦味药的化学成分以生物碱、苷类为主(5)咸味药主要含有钠、钾、钙等无机盐成分★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答:特点:(1)作用的多效性,如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均有影响(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是其量效关系相对不规则性的重要原因(3)某些作用的双向调节性,同一种中药,既可抑制亢进的机体功能又可兴奋底下的功能(4)作用相对缓慢、温和,如黄芪、党参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应激能力等作用,需连续多次给药后才见效应▲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答:(1)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具有相关性(2)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存在差异性(3)中药药理作用研究丰富了对中药功效的认识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答:(1)发汗(2)解热(3)镇静、镇痛(4)抗炎(5)抗过敏(6)抗病原微生物(7)镇咳、祛痰、平喘●麻黄宣肺平喘的作用机理及有效成分?答:有效成分是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其中麻黄碱性质稳定,平喘作用较强。作用机理是:(1)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2)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3)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4)阻止过敏介质释放(5)抑制抗体的产生▲柴胡的药理作用答:(一)解热:主要成分是柴胡皂苷、皂苷元A和挥发油(二)抗炎:主要成分是柴胡皂苷(三)保肝利胆和降血脂,主要成分是皂苷元a和d,柴胡醇,α-菠菜醇,机理:皂苷对生物膜的保护作用,皂苷使血浆中TCTH增加,进而使皮质甾醇升高(四)镇静、镇痛、镇咳▲细辛的不良反应答:细辛用量过大,可致面色潮红,头晕,多汗,甚至胸闷、心悸、恶心、呕吐;人每日用量超过20g时,可有口唇、舌尖发麻感;超量使用,可引起严重中毒反应,使呼吸逐渐减弱,神经反射消失,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细辛对肾脏也有一定毒性,长期使用细辛可引起肾组织损伤,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细辛挥发油所含黄樟醚是一种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