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认识亚洲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一.学习目标1.学生查资料和教师介绍,了解亚洲的世界之最,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2.运用世界地图和亚洲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3.通过阅读亚洲地形图,认识亚洲一些主要的地形和河湖,并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4.通过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图,了解亚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知道亚洲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5.读三类季风气候气温降水图,分析季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6.学生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地形与气候,河流的相互关系;7.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8.通过学习认识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某地区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二.教学重点:1.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2.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主要河流,并能分析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相互关系;3.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分布状况;三.教学难点:1.分析亚洲产生多样气候类型的原因;2.季风气候的成因;3.亚洲地形、河流、气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四.教学方式:讲授法,探究式。五.教具:PPT六.课时安排:4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展示世界空白区域划分图指出图中各区域名称;说出区域划分的依据;说出哪个大洲划分的区域最多?巩固复习,导入新课亚洲之最把学生说的内容归类写在黑板上。展示亚洲的世界之最的一些图片归纳学生所说内容,总结了解区域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读图,分组比赛,说出你所了解的亚洲的地名,说出一些亚洲的世界之最,看哪个组说的最多。了解亚洲的世界之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学习区域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亚洲的地理位置展示亚洲地形图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相关内容总结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读图:1.读书p7“读一读”,在亚洲图中找出亚洲大陆四至点,并计算亚洲所跨的纬度和经度;2.说出亚洲濒临的大洋;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说出它们各位于亚洲的方位;4.找出亚洲与其他相邻大洲的界限;5.读亚洲政区图,说一说亚洲有哪些跨两大洲的国家?亚洲的自然环境指导学生读图总结亚洲地形特征带领学生在图中找出亚洲的一些主要的高原,山地和平原读图:1.说出亚洲有哪些主要地形类型;2.估算一下山地和高原面积占亚洲的大致比例;3.读图分析亚洲高原和平原分布特征;4.在图中找出一些主要的高原,山地和平原了解亚洲地形特征;认识一些亚洲的主要地形区;学会总结地形特征;提问:亚洲的地形特点对河流有什么影响?河流流向如何?带领学生在图中找出亚洲的一些主要河流提问:为什么亚洲河流多流程较长?思考回答问题读图找出亚洲一些主要河流,说出它们分别注入哪个大洋?思考回答问题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总结亚洲河流分布特征;认识亚洲一些主要河流;带领学生在图中找出亚洲的一些主要湖泊简单介绍里海,死海,贝加尔湖读图找出亚洲一些主要湖泊认识亚洲一些主要湖泊;指导学生读图,订正学生回答问题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1.亚洲有哪几种气候类型?2.为什么亚洲会有这么多种了解亚洲主要气候类型;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初步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认识季风气候的利与弊气候类型?3.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哪一种?分布在哪?气候特点是什么?4.亚洲是世界什么气候最典型的分布区?读三种季风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问题:1.三类季风气候在气温和降水方面有什么不同?2.三类季风气候在气温和降水方面有什么不共同点?3.读南亚季风图,试分析季风气候是怎么形成的?4.季风气候有哪些利与弊?课堂反馈出示课堂练习题回答问题巩固练习,落实基础实践活动布置学生收集资料,按照学习亚洲自然地理的基本方法,分组介绍其他大洲课后分组准备初步学会分析某地区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八.板书设计一.亚洲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相对位置:二.亚洲的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长河数量多2.河流特征:呈发射状四周分布3.湖泊特征:湖泊众多4.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