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教案课题课型新授课总节时16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能力目标:通过加减法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能力.情感目标: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理解为加法算式.难点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教学过程差异个性设计资源(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竞赛活动比一比,看谁算得快(-20)+(+3)-(-5)-(+7)(-7)+(+5)+(-4)-(-10)(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师:对比上式①,你首先想到将原式如何变形?生: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号统一成加号,即原式变为:-20+(+3)+(+5)+(-7)师:很好,可见在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用字母可表示成:a+b-c=a+b+(-c).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练习计算以上两道题.学生作业练习1.式③表示的是-20,+3,+5,-7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从而有-20+3+5-7.大家要注意到,虽然加号和括号都省略了,但-20+3+5-7仍表示-20,+3,+5,-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当然,按运算意义也可读作“负20加3加5减7”.2.刚才在大家练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有两种典型的处理方法,一是将原式按次序计算;二是将原式换成(-20-7)+(3+5).大家观察比较一下,你看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生:第二种过程更简便、合理.因为它运用了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师:太棒了,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通常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根据刚才过程可见,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适当运用运算律.大家一起看下面问题:(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把(+)+(-)-(+)-(-)-(+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计算.解:(+)+(-)-(+)-(-)-(+1)=(+)+(-)-(-)-(+)-(+1)=--+-1=+---1=1-1-1=-1说明:解题过程由学生口述、教师板演,同时提问每步的根据和目的,并强调书写的规范化.师:纵观这道题的解答过程,你能总结得到什么?小组同学合作交流.【总结】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有如下几个步骤:1.将减法转化成加法运算:2.省略加号和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例2比谁算得对,算得快(1)(+)+(-)-(+)-(-)-(+1)(2)-7-(-8)-(-7)-(+9)+(-10)+11(3)-99+100-97+98-95+96+…+2(4)-1-2-3-…-100【点拨】按照正确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答案】(1)-1,(2)1,(3)50,(4)-5050例3银行储蓄所办理了8件工作业务,取出950元,存进500元,取出800元,存进1200元,存进了2500元,取出1025元,取出200元,存进400元,这时,银行现款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元?【点拨】根据题意把取出记为“-”,存进记为“+”,列出算式进行运算.解:每次存款数记为-950,+500,-800,+1200,+2500,-1025,-200,+400.则总额为:-950+500+(-800)+1200+2500+(-1025)+(-200)+400=1625(元)答:增加了1625元.(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课后反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