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潭鑫培古戏楼落成有感第六届中国京剧节在汉开幕之际,2011年11月17日,中国最大的古戏楼,江夏谭鑫培古戏楼,在我国最大的京剧文化主题公园XX市XX县区的谭鑫培公园内举行了落成庆典仪式。目前,京剧谭门和谭鑫培文化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江夏正逐步成为京剧艺术的一个新的朝圣地。作为江夏人,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谭鑫培公园,与大家共勉互享,共同学习和进步。一、介绍一下江夏谭鑫培公园:谭鑫培公园是XX市XX县区委、XX市XX县区人民政府为纪念中国京剧大师、谭派京剧艺术创始人谭鑫培,而兴建的一座融生态和人文于一体的主题文化公园。公园于2008年5月正式动工兴建,分为京剧朝圣、公园古城、生态湿地三大板块,2009年5月22日正式开园,创下五个第一,一是谭鑫培铜像前方雕刻的一代宗师四字为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亲笔所题;二是谭鑫培的生平及艺术成就由中国著名京剧史论专家刘曾复撰写:三是谭鑫培公园五个大字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四是谭鑫培铜像由上海著名雕塑家严友人创作完成;五是十面京剧雕塑玻璃墙首次做成半透光的冻石与金属的融合体,表现肌理及新科技光源构成七色渐变永放光芒,既有现代化手段,又有厚重的历史感。公园正门口,谭鑫培公园五个金字熠熠生辉,右侧为半月形低矮式门楼。谭鑫培公园以主题圆雕谭鑫培全身坐像为轴心,高踞人们视线之上,只见园地的正中心,谭鑫培铜像已然耸立,铜像八角形基座及四个方位的谭公浮雕,寓意京剧发展四平八稳、绵延不衰;基座正面,一代宗师四个金色大字大字很大气,格外醒目。在四周的十面墙十台戏玻璃浮雕墙上镶刻着定军山群英会、李陵碑、连环套、空城计沙家浜等剧目人物,又镶刻着代表谭氏擅长纱帽戏、靠把戏、箭衣戏、做表戏等戏种和早年的武生戏等十台戏之艺术成就,浮雕上的谭氏角色或亮相,或高唱,形态各异,呼之欲出记载着谭氏七代传承京剧的功德。十台戏十组戏剧浮雕,分别为谭门七代艺人扮演的不同角色,人物造型采用写实手法,莫不栩栩如生。每一幅浮雕都是一个戏剧故事,令人回味无穷,她就是中国京剧的缩影,就是中国第1页共4页京剧的十座丰碑,记载着谭氏七代传承京剧绵延之功德。公园深处,茶舍、湖泊、小桥、绿树等相映成趣,典雅清幽公园内的景致以一条天然河流为源头打造,在婉转流淌的河道上架有七座人行步桥,每座桥均以谭鑫培京剧代表剧目命名。步桥两边的护栏上,用连环画的形式镌刻着剧中内容与人物图案,京剧脸谱等图案点缀其间,别致的景致配上静谧的环境,好一个京剧谭门大观园。公园追求简约、自然,以自然因素和人文内涵为公园主体,古典特色与现代元素相互渗透,达到自然与人文交融互含的状态,体现了天、地、人三者合一,和谐相处的理念。公园内的每一处景致都与谭门有关:山是定军山、亭是御碑亭,《卧龙岗》、《阳平关》等戏名也都被加以利用。未来一二年内谭鑫培公园的三期工程将兴建谭鑫培大剧院、五星级谭鑫培大酒店、汤逊湖湿地景观,谭鑫培纪念馆、明清仿古街,谭鑫培亭、古戏楼及湿地景观等。二、介绍一下江夏谭鑫培古戏楼。谭鑫培古戏楼位于XX县区门户地带,是整个谭鑫培京剧主题公园的一部分。雄伟壮观的谭鑫培古戏楼,采用明清建筑风格,由主、附两栋楼构成,内设手工苏式彩绘和八仙桌、官帽椅等传统家具,为这里增添了古朴的意境。戏楼由主楼和和附楼重叠组成,其外表雄伟壮观,内部雕造精细,通过彩绘、木刻、浮雕等形式,作为国内最大的古戏楼,楼内为二层茶座式转楼结构,楼上楼下可同时容纳500名观众品茶观戏。古戏楼为仿明清二层宫廷式建筑,外观重檐,上覆青铜瓦,内置八仙桌等,戏楼将传统的京剧表演艺术与谭门京剧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大的古戏楼,必将名扬海内外。三、江夏谭鑫培公园之地理位置,谭鑫培公园位于XX市XX县区纸坊XX县区以北,世纪大街与文化北路交汇处,东邻大花山,西望八分山,南接主XX县区,北连汤逊湖。位于XX市XX县区纸坊XX县区以北,世纪大街与文化北路交汇处,东邻大花山,西望八分山,南接主XX县区,北连汤逊湖。园区大门面向西南方的文化路,以一贴砖式圆形广场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园区里一条婉转流淌的河道上架有七座人行步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