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3.掌握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4.了解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5.通过观察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二、教学重点及难点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性和氧化性;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三、设计思路由盐酸、硫酸、硝酸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大酸引入硝酸内容的教学,硝酸性质的教学按照人们认识新事物的一般过程展开,首先通过简单的观察来认识硝酸的物理性质,在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HNO3的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在对稀HNO3与铜的反应进行探究的时候,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学会化合价升降法配平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向学生简单介绍硝酸的工业制法,再一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整理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深化本课以及本单元的内容。四、教学过程[引入]盐酸、硫酸、硝酸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大强酸,我们已经学习了盐酸、稀硫酸和浓硫酸的性质,知道它们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均有自身特殊的性质。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硝酸的性质。[过渡]认识一种物质,人们通常从表面入手,不断深入其内部的本质。那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硝酸的“表层”性质——物理性质。[观察与思考]展示一瓶棕色试剂瓶装的浓硝酸,取出少量样品,引导学生观察浓硝酸的颜色、状态,闻其气味,再阅读课本100页硝酸的物理性质的有关内容,归纳硝酸的物理性质。[板书小结]一、硝酸的物理性质。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低沸点(83℃),易挥发。常用浓1硝酸的质量分数69%,98%以上的浓硝酸叫“发烟硝酸”。[过渡]在学习了“表层”性质的基础上,下面我们来深入研究硝酸的“深层”性质——化学性质。[板书]二、硝酸化学性质[展示]展示一瓶保存不当的浓硝酸,和刚才取的硝酸样品比较。[讨论]①保存不当的浓硝酸为什么呈黄色?[讲解]久置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溶液中,使得溶液变黄![板书]1.硝酸的不稳定性:4HNO3=O2↑+2H2O+4NO2↑[讨论]②硝酸应如何保存?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放在避光、低温处。对已变黄的硝酸可以通入氧气可以消除黄色。其原理:O2+2H2O+4NO2=4HNO3[过渡]我们探讨硝酸的化学性质可结合前面学过的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因为它们都是酸,具有酸的通性。[板书]2.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一元强酸HNO3=H++NO3-(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能和金属反应:(3)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4)能和碱反应:(5)能和盐反应:[实验探究1]用玻璃棒蘸少许浓硝酸涂在石蕊试纸上,重复上述操作几次,观察现象。现象: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结论: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过渡]在前面的学习中大家知道:常温下铝和铁遇浓硫酸浓硝酸能发生钝化说明浓硫酸和浓硝酸性质类似,浓硫酸可以和铜等不活泼金属反应、碳等非金属反应,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浓硝酸与铜的反应。[板书](1)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实验探究]实验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实验计划]①是否能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②是否有气体生成,如果有,气体是什么颜色。使生成的气体接触空气,气体颜色是否发生变化。③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实验探究2]①浓硝酸与铜反应现象:铜片溶解,常温下反应剧烈;有红棕色的气体产2加热或光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注:方程式由学生根据反应现象推测归纳后写出)[实验探究3]②稀硝酸与铜反应现象:反应缓慢,铜片溶解;有无色的气体产生,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成红棕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注:方程式由学生根据反应现象推测归纳后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注:离子方程式由学生当作课堂练习自行写出)[拓展视野]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发生“钝化”。钝化使金属的化学活动性大大降低,耐腐蚀性大大增强。因此在常温下可以用铝槽车装运浓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