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容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过程:[复习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知道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当溶解与沉淀的速率相等时,形成了饱和溶液,建立了固体与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这两个相反的过程它们相互转化的条件是离子浓度的大小,控制离子浓度的大小,可以使反应向所需要的方向转化。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共同探讨的问题——沉淀反应的应用【教学过程】课题元难容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总课时2班级(类型)学习目标1、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特点。2、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重、难点重难点: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学习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教师反思一、沉淀的生成1.沉淀生成的应用:在涉及、的生产、科研、等领域中,常利用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2.沉淀的方法①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Fe3+转变为沉淀而除去。反应如下:②加沉淀剂法:如:沉淀Cu2+、Hg2+等,以Na2S、H2S做沉淀剂。反应如下:Cu2++S2-=Cu2++H2S=Hg2++S2-=Hg2++H2S=课堂练习1.为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A、NaOHB、Na2CO3C、氨水D、MgO二、沉淀的溶解1.原理设法不断移去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的方向移动。2.举例①难溶于水的盐溶于酸中如:CaCO3、FeS、Al(OH)3、Cu(OH)2溶于盐酸。②难溶于水的电解质溶于某些盐溶液【实验探究1】难溶电解质溶于某些盐溶液(教材P63页实验3—3)滴加试剂蒸馏水盐酸氯化铵溶液现象【思考与交流】①写出实验3-3中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②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释实验3-3中发生的反应,并试从中找出使沉淀溶解的规律。[小结]溶解沉淀的方法:①酸(碱)溶解法②盐溶液(某些盐溶液也可溶解沉淀);课堂练习2.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事实①FeS不溶于水,但却能溶于稀盐酸中。②CaCO3难溶于稀硫酸,但却能溶于醋酸中。三、沉淀的转化问题讨论:当向AgNO3和NaCl恰好完全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先加入I-,再加入S2-,会看到什么现象?【实验探究2】(教材P64页实验3—4)步骤NaCl和AgNO3溶液混合向所得固体混合物中滴加KI溶液向新得固体混合物中滴加Na2S溶液现象小结:该实验中先生成沉淀,后来沉淀转化为沉淀,又转化为沉淀。【实验探究3】(教材P64页实验3—5)步骤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向有白色沉淀的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静置现象小结:该实验中先生成沉淀,后来沉淀转化为沉淀。【思考与交流】如果将上述两个实验中沉淀生成和转化的操作步骤颠倒顺序,会产生什么结果?结论:沉淀的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两者差别越大,转化越容易。1.沉淀转化的方法: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2.沉淀转化的应用:①锅炉除水垢。CaSO4(s)CaCO3(s)Ca2+(aq)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自然界的矿物转化。原生铜的硫化物CuSO4溶液铜蓝。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ZnS=CuSO4+PbS=课堂练习3.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Na2CO3盐酸氧化淋滤闪锌矿(ZnS)方铅矿(PbS)Ca5(PO4)3OH(s)5Ca2++3PO43-+OH-,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已知Ca5(PO4)3F(s)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根据以上原理,请你提出一种其它促进矿化的方法:小结:改变条件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移动——能使沉淀生成,或沉淀溶解,或沉淀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