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认真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后,对全会精神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本人理解,全会及全民通过的《建议》主要是为了破解两大难题:一是经济科学发展的难题,二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难题。通过破解这两大难题,为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一、实现经济科学发展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目的和方向。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第一要务出发,确立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既不以物为本,也不以利为本,以权为本,它奉行的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在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基础上,完善分配制度,让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其生存权并为其创造发展机会,体现公平正义和社会文明。(二)它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所谓“全面”发展,就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永续发展。(三)它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等,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片面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四个更加”: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第1页共6页围绕《建议》明确指出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形势复杂,困难重重,但不能回避,不容懈怠,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必须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彻底破除发展观的各种误区,如只重投入不计产出,只顾数量不求质量,只讲gdp不要其它,只要效率不管公平,只谈眼前不谋长远。其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切实做到“五个坚持”: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经济结构问题是制约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具体讲,它包括以下一些问题:①产业结构问题:第一、产业不稳定,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够,所以“十一五”必须使农业更稳、工业更强、服务业更多。另外,每个产业内部还有个别是结构问题,也是个严峻的挑战。②区域结构问题: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由于多种原因,缺乏全局观,经常是顾此失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政策多变,政策开放前重点是中西部,政策开放后重点是东部。直到上世纪末,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标志我国开始走上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确道路。现在除了东部率先现代化、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大的战略,我国还确立了21个省市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下一步就是磨合、调整、完善。③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分工不明确、地位不平等、权利和义务不对等。所有制格局应该调整为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公有制企业够大不够强,缺乏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发展快不规范,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今后大企业应该以引领国家综合国力、科技进步为发展方向即“要强”;而民营企业则应主要以解决就业问题为发展方向,即“要多”。只有这样,中国经济大潮才能真正被搅起、风生水起、千帆竞发、波澜壮阔。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科技滞后是导致第2页共6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主要原因,为此要把经济发展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节约能源资源、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会指出,制定“十...